《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 第六章 海上貿易(2)

東,有來自日本的浪人團伙。向西,有德里蘇丹國被帖木兒擊破之後,流亡的突厥式武裝。這些人雖然戰鬥力參差不齊,但也是爪哇元軍事力量的補充。
至於南洋各島上的土人,爪哇元對他們的戰鬥力幾乎沒有什麼信心。最早的時候,也曾經調集過藩屬的土著軍隊作戰,但他們極為糟糕的表現,讓爪哇元軍官們認為,其副作用已經高過了正面效果。
大部分土著軍隊除了充人數,幾乎沒有什麼有效作用,只會白白消耗補給。他們在戰場上,也總是很快就會崩潰,給友軍帶來負面心理效果。這種人,你帶着他,還不如不帶。
理論上,如果嚴加訓練,土著軍隊應該也不至於戰鬥力這麼糟糕。但爪哇元和各路土著勢力都打過交道。其中不少人只是暫時臣服,對他們爭奪港口和土地的行為頗有怨念。因此,爪哇元也不放心去訓練他們,只是偶爾抽調幾個藩屬去當炮灰,甚至不能面對明軍,只能去鎮壓其他部族。
而隨着貿易的拓展,遠洋商路越來越通暢,他們也逐漸發現了一些新的方式。
帖木兒當年西征,打穿了地中海東岸,讓這裡進入了久違的統一局面。之後,通暢的商路讓源源不絕的斯拉夫奴隸,從南俄出發,經過高加索,順兩河進入波斯灣,再一路運到東方。不久之後,紫帳汗國也加入進來,開通了君士坦丁堡到大馬士革港的航線,讓奴隸流量繼續增加。
這些白人奴隸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相通。對爪哇元來說,土人奴隸並不可靠,還容易引起當地親族部落的憤怒,但白奴就沒有這些缺點了。其中那些更加忠誠、健壯的,還可以補充進軍中。
因此,從那時開始,爪哇元就成了白奴的主要買主之一,把他們源源不斷地填入爪哇、呂宋和婆羅洲等地的種植園。
由於明朝壟斷了大量手工業產品,還整天試圖打擊爪哇元的貿易,因此,爪哇元一直試圖用自產產品,取代近年來風險越發增高、供貨還不穩定的明朝走私貨物。這些絲綢、陶瓷和鐵器,雖然目前還多少存在問題,但在西洋同樣頗有市場,讓他們得到了不小的利潤。
然而,西洋買家往往提供不了有價值、又可以長期供貨的大宗產品,讓船拉回來。如果不裝滿就返回,實在太浪費寶貴的運力。跨印度洋的奴隸貿易,恰恰彌補了這個不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