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重生之工業狂潮] - 第五百六十九章 看破底牌

李太順接著說:「我說說吧,那會兒我剛分到盤山電機廠,你說的批條子,拿東西這些事情我都見過。
在當時,廠子批條子,工人順東西,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後來我們電機廠實行了包干制,就是將各個工序劃工段,按車間或者工序將生產資料進行分包,實行按勞分配,多干多得,少干少得。
包干制推行後有些效果,甚至出現一些工人比吃中線的廠長開的多。」
陳立東問:「順子哥,那會兒你有沒有就打算把廠子包下來自己干?」
李太順自豪地說:「我那時候血氣方剛,確實想過包下來,然後廠長就不幹了。」
陳立東轉移話題說:「包干制弊端也不少,比如都是吃老本,沒人抓技改、抓投入、上設備。
還有就是,工人怎麽也不能比廠長開的多。
於是一些學者忽悠說,『企業經營者無恆產就無恆心』,不如把企業賣給他們。
有些中小企業直接出售資產給個人,比如我買下了電機廠還有李太順。」
李太順在視頻裏咳嗽起來,大聲說:「我舉報,有人買賣人口。」
陳立東沒搭理他,繼續說:「可是呢,有些大企業資產很重,廠長們買不下來。
於是股份制改革就出現了,這次改革據說借鑒的是國外成熟經驗,還起了個洋名字叫MBO。
比如我們濱海縣的康達紙業集團,陳俊懷他們搞出來的方案就是由集團幾家造紙廠的廠長吃下整個集團。
結果被鄭勇書給攪了局,變成了管理層和員工共同持股。
但是許多企業並沒有鄭勇書這樣的攪局者跳出來,反而順利地完成了MBO。
管理層控股之後,他們還不滿足,就繼續推動了股權配置改革。」
陳佳寧搶著說:「我來說吧,這些情況我熟悉,我分析分析哈。
按照老闆的說法,就是這些人之前通過管理層收購的方式,將國企變成私營,或者持有所在國企的一定比例的股權。
然後呢,這些股權不能吃也不能喝,需要變現。
如果以實有資產去變現,就很難實現財富倍增。
注意,我說的是財富倍增。
如何讓財富倍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股份拿到股市去賣。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
股市上能交易的是流通股,也許當年1塊錢1股的股票,經過這些年的市場交易,已經炒到了10塊一股。
管理層吃到自己名下的是非流通股,是按照1塊一股的原始價改制到自己名下的。
於是他們就想,如果把1塊錢獲得的非流通股,按照10塊錢的市值賣到股票市場,財富就倍增了啊。
汪佳茵喊道:「哇!還能這麽操作啊?他1塊錢拿到的股票卻要賣10塊錢!太無恥了吧!我們這些股民可不能答應!」
陳佳寧哈哈笑着說:「對啊,都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股民們會不同意。
怎麽辦呢?
魯迅先生說過『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但是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茵茵你玩過股票,應該深有體會。
去年滬市和鵬城兩個股市全面崩盤,所有的大小莊家都栽了進去。
一直到現在股市仍舊昏迷不醒,莊家們想解套,韭菜們也想逃出來。
現在銀行支持擴容,就是要往股市裏放水,放水去幹啥,當然是買股票。
買誰的股票呢?
正好這時候股權分置改革開始了,非流通股變流通股,誰反對誰支持?
有權力反對的是你們這樣的持有流通股的股民。
而你們呢,現在都被套牢在股市裏,也希望國家擴容放水,拉人進來買增加的非流通股,順手給他們接盤。
於是反對的也無話可說,股權分置改革就能順利實施了。」
汪佳茵吃驚地說:「難道這兩年股市低迷,就是某些人為了這次改革鋪墊的?嗚嗚嗚!太可怕了,這一步一步,他們早就設計好了!可憐這些股民一次又一次被他們收割。」
陳立東哈哈笑着說:「知道這些人的厲害了吧,他們為了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可能顛倒黑白,混淆視聽了。
你們剛才學習了證監會的通知,人家要求採取「分散決策」的方式,責令各上市公司自己解決股權流通問題。..
這政策一看就挑不出毛病,人家說了,中小股東是讚成還是反對,都是企業內部的事情。
中小股東反對的呢,就由企業自己去做工作,方法就是對價。
說白了還是由企業管理層去切蛋糕,流通股們嫌切的少了,那就調整方案多給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