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能做好皇帝嗎?》[社恐能做好皇帝嗎?] - 酒酒殿下

「是臣等無能。」
一年前邊疆各州郡有女子小孩失蹤,查來查去查不出去處,斥候司插了手,依舊沒有結果,報來陛下這裏,陛下從廷尉監,大理寺、影衛暗閣抽調人專查,查了將近半年,查到了『門』的存在。
屬實匪夷所思,卻是真實的。
為這件異端,陛下專門成立了新的官署明樓,表面上是為搜羅新糧、中草藥,實則專門搜集『門』的信息。
越查,也就越觸目驚心。
『門』雖然可以通行兩端,但在大魏這邊,位置不固定,數量極少,對方那邊則不然。
且按照近半年來的監測數據,開口正在變多。
那把農具,就是高武斥候從那邊帶回來的,除了冶鐵,那邊農耕、鹽、織造等工藝,也不是大魏可比擬的。
在百姓和朝官看來,大魏已經究極強盛,對比門的那邊,卻是差遠了,朝中搜栗內吏孟策擅經算,估測兩邊民生之差,恐怕有百年之遠。
破裂的天障就成了一把懸在大魏上方的利劍,正往大魏的咽喉逼近,什麽時候徹底崩潰,就是大魏危機來臨之時。
唯一一條路,就是讓大魏變富變強。
為了讓大魏能有翻天覆地的崛起,陛下翻遍古籍文書,想從過往的歷史中找到出路。
也徵辟賢良,集天下良才之廣思。
長安城裏匯聚天下士子,南來北往,日日都有治國之論辯,遇到好的,陛下也常常徵召入宣殿,聽其論策,授予官職。
然陛下本就是驚才絕艷之人,潛龍時養在舅父江家,家門被滅,落江後僥倖得以存活,起於微末,後為族親復仇,招兵買馬,兵臨上京城下。
登位後,對內蕩平諸侯割據,收復失地,革除府兵,收歸兵權皇權,任用王凌、賀汀洲等寒門士子,改革課稅,精簡官職,又有酷吏張戍、秦傾肅清吏治,整頓官風。
對外驅逐佔據河西地的西羌族,突厥老賊更是被打得無力還手,俯首稱臣,非但年年納貢,連更改姓氏避居北海這樣苛責的條件,也不得不諾諾答應,再不敢來犯。
廢亂了幾十年的大魏煥然一新,爆發出了驚人的變化。
期間多少動蕩風雨,陛下或是翻手抬起,或是覆手輕輕壓下,大魏走得迅速又穩當,賦稅一年比一年更低,國庫一年比一年豐盈,百姓們安居樂業,道一句河清海晏不足為過。
沒有這樣一位文治武功,扶危定傾的君王,這些事都是辦不成的。
現在陛下殫精竭慮,尚且沒有什麽能立竿見影的決策,天下又有誰,稱得上陛下所言的,智者賢良,能救大魏於危難之際?
希望渺茫,叫他們這些臣子,日夜寢食難安。
林鳳只恨自己腦子笨,不能給陛下分憂,沉默了一會兒,握緊了懸於腰側的佩劍,「假如有人敢犯我大魏土地,我誓死殺敵。」
謝璿搖頭,「看見那柄鎬子了麽?將軍可見過這樣鋒利的鐵器,別說農具,就是軍營裏的佩劍,也難有匹敵的,農具尚且如此,更不消說兵器了。」
林鳳急了,「那怎麽辦,陛下最近睡得越來越晚了。」
謝璿攏着手苦笑。
天已經大亮,平治縣從沉睡中蘇醒,行商起程上路,百姓們出城做農活,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比起幾十年前,十多年前,已經是從未有過的平和安穩了。
又都漸漸停下,瞧著陛下遠去的背影發獃。
壯漢擔著重擔,少說兩百斤,連膝蓋也忘了直起來,就那樣獃獃看着,不知道神遊去了哪裏,醒過神時,被壓得後仰摔在地上,卻是一點也不嫌疼,坐在地上神魂顛倒的。
陛下這還是帶著面具的。
林鳳哭笑不得,陛下輕功卓絕,平時不是走屋頂,就是走山林,今日大約因為要進城去平治府台,百姓們便又都這樣了。
雖然是帶著面具,風姿氣度卻也難以掩藏,小孩被大人抱着,指著城門的方向,「嗚哇嗚哇,仙女娘娘,娘親,快看仙女娘娘!」
童言童語輕鬆歡快,謝璿沉沉嘆息,「我們也走罷,隨陛下去看秦大人水渠修得如何了。」
「走罷。」
臨朔城,行宮別苑,吳章一見縣令夫人張氏,還有那個客舍老闆娘李清在門口候着,就知道自家夫人是徹底沒戲了。
縣令夫人搶這個位置是應當的。
這李清,吳章和長吏也不陌生,兩人大概也知道上峰為什麽安排她過來。
一則是人機靈,心細又膽大,二則對陛下,那叫一個——說好聽點是忠心耿耿,說難聽點,那就是真正的狗腿子啊。
這麽個山高皇帝遠的邊陲小鎮,此女凡是聽到有人說陛下半點不是,那又是調查又是畫像,凡是對大魏穩定有威脅的事,可別讓她知道,只要知道了,那比誰都跑得快。
起先林縣令還讓他們安排人查查,看看這個李清是不是有什麽特殊身份,比如陛下新設置的什麽官員。
查來查去,這個李清就是個地道的客棧老闆娘。
她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