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 - 第七章 奸賊蔡京 (1)(2)

不罷休之勢。
面對以司馬光、蘇軾為首的保守黨大臣刁難,王安石也很決斷,支持的就干,不支持的就捲鋪蓋卷,給我走人。
因此,大批的保守黨人,因為反對新法的原因,被王安石上奏神宗,統統貶到外地,遠離了京畿重地,由此減小了新法推行過程中的阻力。
對王安石的新法,朝廷上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員也是陽奉陰違,明尊暗抗,致使新法不能順利推行。
就當時的情況來講,假若王安石稍微柔弱一點的話,新法基本上就夭折了。
在王安石變法遇到強力阻止的關鍵時刻,善於投機的蔡京挺身而出,力挺王安石,由此而推動了王安石變法。
蔡京乃進士出身,原本應該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和骨氣。然而,蔡京自入仕以來,天生就帶著市儈氣,全沒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和骨氣,倒多了市儈官僚的的投機。
蔡京是極善審時度勢的。
初時,作為參知政事的王安石,因為變法的緣故,極受神宗皇帝的信賴,旋即便提拔成當朝宰相了。蔡京眼看着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青睞,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但在推行新法上,卻受到司馬光、蘇軾等保守黨大臣阻撓,一時無法推行,蔡京就覺得投機的時機到了。蔡京心想,假如在這種情況下,我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變法,必然能得到王安石的重用,更進一步地,也能博得大力支持變法的神宗皇帝關注,說不定能為將來的升遷創造機會哩!
於是,蔡京就決定在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變法。
一日朝會,神宗皇帝又召集眾大臣商議新法推行之事。
果然,剛提到新法推行的事情,大殿內,眾大臣便為新法的推行而爭執不下;尤其是反對派,聲高氣壯,氣勢奪人,眾口齊聲,全是反對變法的。
正在神宗皇帝無可奈何、王安石孤立無援的時刻,蔡京出頭了。
當時,大臣班列中,知開封府蔡京傲然出列,高聲說道:「吾皇萬歲!臣蔡京堅決支持宰相新法!秉奏聖上,想那宰相,為國着想,高瞻遠矚,廢寢忘食,力推新法,實乃我朝之大幸!如此好的新法,焉何就推展不開?焉何就受到重重阻攔?以臣之見,皆是既有利益者從中阻擾也。基於此,臣蔡京願意帶頭推行新法。吾皇在上,臣蔡京當殿表個態,但凡是推行不開的變法,均從我開封府開始,我就不信這麽好的法還能推行不開?!」
神宗皇帝正為新法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而沮喪哩,猛然見蔡京如此鮮明地表明了態度,心情大好,龍顏大悅。
孤立無援的王安石,像注入了一劑強心劑,頓時歡欣鼓舞起來,極力誇獎蔡京識大體,顧大全,實乃朝廷的中興之臣。
當日回到府中,恰逢蔡卞帶著王安石女兒回娘家,王安石興沖沖地對蔡卞說道:「以我之見,我之後,能擔任宰相之職者,除我兒元澤外,便是汝兄元長了。」由此可見王安石對蔡京的欣賞。
至此,蔡京成為了朝廷改革派的先鋒,成為了大宋官場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在開封府知事蔡京的帶動下,王安石新法陸續得到推行。
後來,在新法推行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地方官員藉助推行新法的機會,大肆斂財;又比如在推行青苗法的過程中,願借者貸與之,不願借者也強令貸錢與之,而且還將借貸對象擴展到了城市市民。
試想想,城市街道非是耕地,何來青苗?城市居民又不種地,何故也要貸錢與之,這豈不是藉此搜刮民財嘛!
事實上,青苗法的借貸期限不長,利息卻不低,春貸秋還,本錢一千,加息三百。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些地方官員看到了新法的破綻,從中找到了貪財的方法,遂將青苗法借貸對象擴大,好從中撈取錢財。
因為青苗法本身存在欠缺,加上一些不法官員中飽私囊,結果就把社會給搞得怨聲載道,把一些不法官員倒搞了個秋高馬肥,不亦樂乎!
司馬光、蘇軾皆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睿智靈敏之人,如此大的問題,焉有看不到的?於是,司馬光、蘇軾等保守大臣抓住青苗法推行過程中的這個把柄,大肆圍攻王安石,欲置新法於死地而後快。
眼看着朝野上下阻撓力量太大,民怨太深,神宗皇帝也有些猶豫,最終不得不暫時叫停了改革,並將王安石宰相職務予以罷免,外派到地方上任職。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