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歡》[兩世歡] - 兩世歡第15章(2)

慕北湮哈哈大笑,「聽聞景知晚到沁河的第一天,就給朱繪飛送去了幾幅秘戲圖,說是京中友人托他帶過來的……端侯一直病重謝客,哪來的友人?
就你堂兄去見過他!
端侯必定向他打聽過沁河風俗,他猜到端侯要來,竟托端侯送秘戲圖!
哈哈!
秘戲圖!」
「……」謝岩臉色難看得不能再難看時,慕北湮笑得重心不穩,一個倒仰從椅子上翻了下來,兀自笑聲不絕。
響亮的笑聲里,便無人能注意到,不遠處的密林內,正有人發出垂死的低吟。
黑暗的草叢中,一隻蒼白的手正吃力地伸出。
纖細的五指在月光下顫抖,白得炫目。
血色盡去的指尖,尚有艷光流轉,分明塗著玫紅色的鳳仙花汁。
第42章  倚劍誰家少年郎(二)靈鶴髓結案已有些日子,但阿原還是有諸多疑惑。
謝岩、慕北湮離開,景知晚休養的時候多,她暫時又做回了自在的小捕快,便開始和李斐探討靈鶴髓案留下的疑點。
她道:「第一,那個殺手是個最大的疑點。」
李斐好容易又過上琴棋書畫詩酒茶的悠閑生涯,見她還在糾纏,便有些煩惱,敷衍道:「可那殺手就你見到了……連景縣尉都說當時風雨正大,根本不曾見到其他人。」
「那毒蛇從何而來?
姜探臨終時已認罪,沒道理不承認毒蛇之事。
那麼,毒蛇最可能是殺手所放。
毒蛇屍體大家都見到過的,總不是我的幻覺吧?」
「但姜探也說了,那鳳仙招蛇……」「第二,那夜我和景縣尉滯留山間,發現佛珠和丁曹留下的鳳仙,方才猜疑慈心庵,等天亮後與大人會合,立刻就去慈心庵搜查,這其間根本不可能也來不及有任何消息傳出,為何朱繼飛恰在那日趕到,差點就帶走了姜探?」
「嗯,這個是疑點……可惜朱繼飛已經瘋了……」「第三,慈心庵那處小院,不是說只給貴人住嗎?但姜探平民之女,算不得貴人吧?
朱蝕雖是宗親,並無爵位,即便勉強算作貴人,朱夫人也不好以朱家名義在慈心庵安排前夫之女,朱繼飛也不過是庶子,試問到底是誰安排姜探入住那裡?」
「可惜姜探、朱夫人都已死去,這事也無從查起。」
「她們死了,妙楓還在呀!」
阿原眸光清亮,精神奕奕,「妙楓必定知道姜探的根底,而且,她先前分明試圖阻攔我們前去搜那小院,口口聲聲說她不曾見過那枚佛珠腰佩。」
李斐不耐煩道:「那去問問妙楓也不妨。」
阿原一笑,正要領命時,李斐忽又道:「且慢!
這案已經結了,真兇也已伏法,三名死者也該瞑目了……便有些疑點,其實也沒什麼要緊。」
阿原道:「於是疑點再大,也不用查了?」
李斐便拈鬚遲疑,「聽聞皇上去年伐晉失利,身體大不如前。
朱蝕雖被冷落,到底是皇上堂弟,如今因他自己的荒唐孽債而死,皇上縱然難過,也不至於太傷心。
再查下去牽扯出別的來,反令皇上憂心。」
李斐所說,句句是真。
自朱煌登基為帝,河東的晉王一心光復前朝,與大梁屢起戰端。
去年晉國攻伐燕國,朱煌親自領兵襲晉,卻在途中生病,又中了晉國大將李源聲東擊西之計,被迫燒營撤軍,返回西都休養。
阿原把鼻子揉了又揉,無奈說道:「既然真兇已明,查的無非是些瑣事,怎會牽扯到皇上?
大人是不是……忠心得太過了?」
李斐啐了一口,才低聲道:「你這丫頭懂什麼?
你道妙楓為何敢如此猖狂,連本官都不放在眼裡?
當年她是救過呂夫人的,聽聞呂夫人就是在慈心庵產下了郢王殿下。」
郢王,梁帝朱煌的第三子朱友珪。
即便阿原不記得從前之事,亦知曉梁帝長子郴王英年早逝,次子博王朱友玟是朱煌養子,並非親生。
那麼,三子郢王朱友珪,應該是最可能承繼皇位之人。
算來這慈心庵,的確太不一般,不怪妙楓胸有成竹,盛氣凌人。
阿原終究只能說道:「好吧,那我只去慈心庵禮佛聽禪,可好?」
李斐頓時眉開眼笑,「當然好!
你悄悄換女裝去,更方便,也可求求你的好姻緣!」
他向景知晚的住處指了指。
阿原便湊近兩步,低聲道:「其實我也覺得他不錯,除了脾氣臭了些,奶媽惡了些。」
李斐撫掌,「那挺好啊!
要不要本官為你保這個大媒?」
阿原搖頭,「我不要他。」
「嗯?」
「再好吃的饃,裏面夾着一堆老鼠屎,換你,你會吃嗎?」
「……」李斐默默捏住鼻子。
於是,從京城來的貴人景縣尉,就這麼被名不見經傳的小捕快嫌棄了,嫌棄了……——-阿原再度來到慈心庵,卻已不是腰懸利劍的原捕快,而是娉婷裊娜的貴家小姐了。
她的女裝是現成的,且都是原府帶出,件件精緻華美,雖壓在箱底幾個月,稍加打理便已齊齊整整。
小鹿雖然常頂着一頭亂髮,但替阿原綰的髮髻還算別緻,再簪上兩支珠釵,立時顯出原先的仙姿國色來。
慈心庵接待的比丘尼妙安眼見小轎內下來個錦衣玉飾的貴小姐,後面跟着個腦袋圓圓的俏丫環,雖戴着帷帽看不清模樣,也先堆上笑來恭敬迎入,一路伺候敬香禮佛,十分周到。
阿原明知妙楓狡黠,難以問出消息,遂從妙安這邊下手,只作是從京城趕來探望賀王的賀王府女眷,跟妙安閑聊之際出手極大方,於是沒等幾處香敬完,妙安便已一副推心置腹、知無不言的熱忱模樣。
世間最容易贏得他人好感的,總是這樣一臉熱忱的「真誠」人。
阿原自然也不需要她的真誠。
她只想想真誠地打聽些消息而已,比如慈心庵的背景,慈心庵來往的貴客。
對於傳揚慈心庵的美名,妙安自然是不遺餘力的。
她摸着阿原剛遞過來的金葉子,藹然出塵的世外高人模樣,挺直胸膛說道:「本庵能有今日興旺,都因我那妙楓師姐種下了善因。
當年呂夫人軍中受孕,皇上因戰事激烈無暇顧及,只得自行前往西都相尋。
路過沁河時,她拖着八九個月的身子不幸染病,也曾求助朱家親友,卻無人援手。
最後還是妙楓師姐慈悲為懷,將她接入庵中調理,後來就是在咱們庵中生下了郢王殿下。」
阿原撩起紗帷露出半邊臉,笑容清麗無邪,「原來是這樣的來歷,怪不得賀王府幾位如夫人都說慈心庵沾了貴氣,說我要進香,就該來這裡。」
妙安便忍不住流露出幾分自得,「正是。
本庵雖地處荒僻,但呂夫人另眼相看,郢王殿下也頗是眷顧,京城來的女施主便多有慕名而至的。」
阿原一路跟她聊着,眼見距離那姜探所住的那座小院不遠,便嘆道:「本想着沁河不比京城,總會安靜些。
不想我那表哥聒噪,不論男女都只管往別院裡帶,每每撞見了,好生尷尬。
若此處有空餘的屋子,我倒想借住數日,還能落個清凈。」
妙安也聽說過賀王府的小賀王爺慕北湮將門犬子,風流荒唐,對阿原更深信了幾分,忙道:「小姐若是要住過來,空屋子盡有。」
阿原道:「我喜靜不喜鬧,最好是獨門獨院的。
若有這樣的地兒,我便打算擾上數日。
當然,布施和香火錢是不敢少的,橫豎也算是一樁功德!」
妙安便往那門扇緊閉的小院看了一眼,乾笑兩聲,「小姐有這心,自然極好,極好……」阿原妙目微轉,「咦,那裡是個小院么?
看着好生幽靜。
不知裏面可有人住着?」
妙安躊躇道:「沒有……目前沒有。
不過行李還未搬走,需要好好收拾收拾。」
阿原問道:「是誰家的女眷?
若是性情好的女子,沒搬走也不妨,正好可以一處作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