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2章 劉亮(2)

,以布為幡,向他這邊飛奔而來。
仔細一看,劉景頓時失笑,諺云:「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戲。」騎竹竿以做馬是小兒間遊戲,可這群童子首領卻是一個半大少年。
此少年皮膚黝黑,行動敏捷,奔跑起來猶如一頭豹子。他名叫劉亮,小字阿魚,今年十四歲,和劉景家比鄰而居,因為離得近,年齡也相差不遠,他小時候總是跟在劉景後面玩耍,不想一別兩年,這小子越活越回去,竟當起了「孩子王」。
「停!」
劉亮當先衝到劉景面前,揚臂暴喝。
「拜!」
眾童子奔跑中聞劉亮號令如聞軍令,齊齊止步,退往一旁,道次迎拜。
劉景見童子們排列森嚴,面容肅穆,心裏不禁對劉亮有些改觀,頑童貪玩好動,要將他們調教得令行禁止可絕非一件易事。
劉亮並未立刻上前同劉景寒暄,而是大步走向其中一名童子,嗬斥他站列不齊,以胯下竹竿杖其屁股。
被打童子僅癟了癟嘴,既不呼痛也不哭鬧,余童皆目不斜視,噤若寒蟬。
歷史上陶謙、夏侯稱就在少年時代顯露出了這樣的才能,後者早卒,而陶謙終有所成,誰敢斷言,眼前少年就一定不行呢?
劉景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開口誇道:「行伍之嚴,也不過如此,阿魚真是好本事,來日必定可以做個統兵萬人的將軍。」
聽到鄰家族兄誇獎,劉亮內心止不住的暗喜,面上卻不露聲色,虎著臉解散部曲。
等到諸童一鬨而散,他才一改嚴肅之貌,臉上掛滿笑容,緊緊握住劉景雙手,關心地問道:「從兄,你這是從何處歸來?莫非身體已經徹底好了?」
兩人早就出了五服,卻依舊互稱從兄弟,世間風俗大體如此。
劉亮手心濕黏,與之相握,很不舒服,不過劉景卻沒有掙脫,說道:「在床榻上躺了十幾天,如今總算痊癒,身體都有些僵了,出門隨意走走。」
「皇天保佑!祖宗有靈!」劉亮想起當日情景,至今仍然心有餘悸,說道:「從兄你不知道,當日你被大夥抬回,面無血色,怎麽呼喚都不見醒來,模樣當真嚇人,我還以為從兄再也醒不過來了,呃——」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劉亮匆忙止住話語,手足無措地僵在原地。
「無妨。別說你,連我自己都覺得這次性命難保,能活下來真是萬分僥倖。」
劉景不以為忤,又仔細端詳劉亮一番,笑着說道:「兩年不見,阿魚身量大漲,眉眼亦開,好像變了一個人,為兄都快認不出你了。」
「從兄變化更大。」劉亮心中很是羨慕劉景修長挺拔的身姿,在男子平均體高不足七尺的荊南之地,劉景七尺四寸的身材絕對算得上高挑了,要是日後他也能長成這般高大,怕是做夢都會笑醒。
隨後劉亮一臉擔憂地道:「從兄,你生病時我沒去探望你,你會不會怪我?」
旋而迫不及待的解釋道:「這並不是我的本意,是阿母怕我染病,不許我登門。」
「阿魚有這份心意就足夠了,為兄豈會見怪。」劉景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這是人之常情,他能理解。他生病時,連家人都對他避而遠之,更別說鄰居了。
劉亮梗著脖子道:「阿母亂操心,我身體壯如牛犢,怎會輕易生病。」
劉景哪會不知少年逞強之心,笑而不言。
「對了,從兄,襄陽城繁華嗎?有臨湘城繁華嗎?」劉亮忍不住好奇問道。
十幾裏外的長沙郡治臨湘是他這輩子去過的唯一城市,很想知道襄陽是什麽模樣。
劉景搜腸刮肚一番,正準備說給他聽,隔壁一棟「一宇二內」房舍行出一名婦人,她布衣椎髻,滿面滄桑,倚門呼喊劉亮回家,看她一臉緊張的模樣,簡直是把劉景當作洪水猛獸一樣。
劉亮覺得阿母讓他在族兄面前丟人了,一時間臉漲得通紅,匆忙與劉景作別:「阿母喚我回家,我該走了,從兄日後有事盡可呼我。」
「好,你我改日再詳聊。」劉景目送劉亮落荒而逃,笑着搖了搖頭。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