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二十七章:栽贓

耿繼茂和連得成原本都在為自己的明察秋毫和戰場智慧沾沾自喜,可隨着三水縣城中逃出來的明兵或被攔截俘虜,或主動投降,可無論是被嚴刑拷打的,還是主動獻策的,都好像是早就統一了口徑似的,從不同角度還原了他們看到的,千真萬確的三水縣城失火和內亂的真相。
一開始,耿繼茂和連得成都是不信的,那根本就是對他們的侮辱,這種小伎倆也想騙過他們兩個久經沙場的老將?
只是,在連續殺了十幾個人之後,其他的明軍降兵,就算是被嚇尿的,也最多只是胡謅了一些根本不可信,一聽就是假的所謂陰謀,還強調自己什麽都不知道,求他們饒命。
到了這個時候,耿繼茂和連得成就算再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判斷失誤了。於是乎,才有了兩人第二日領兵來到三水縣城城下,耿繼茂要出兵試探的事情。
這就是降兵最大的壞處了,三水縣縣城中的虛實,甚至是「北江大營」,「綏江大營」的虛實,一時之間,幾乎都已經被耿繼茂和連得成獲悉。
而在耿繼茂的命令下,連得成隨即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前鋒試探攻城,想要探一探城中的虛實。
不過,這支不過五百兵馬的攻城部隊直接就被早有準備的李元胤以優勢兵力一舉擊退了。清軍剛剛過護城河,還沒有開始架雲梯登城,一靠近城牆就被城上的弓弩和石塊砸死砸傷了十幾人。而城牆上的明軍一擊得勝,瞬間士氣大振,戰意越發昂揚,接連擊退了清軍前鋒緊接而來的數波進攻。
耿繼茂沒探出個究竟,又見明軍確實準備充分,再加上身旁連得成的見勢不妙,擔心士氣受到影響,一再勸阻,他隨即便打消了順勢攻城的念頭。反正,他一開始也只是想要試探試探,看看李元胤是不是真的有實力。
不過,佯裝攻城的兵馬雖然撤了回來,但耿繼茂依舊是不死心的,仍舊策馬立於北江東岸,死死盯着對岸飄揚著的大明皇帝龍纛。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快點活捉到朱由榔了。
連得成自然也猜得到對方的心思,但他卻是覺得此事急不得,朱由榔敢御駕親征,必然是有什麽倚仗的,不然如何敢在平野之上紮營?
不過,作為下屬,他也只能在一旁陪着,就怕這個年輕氣盛,剛剛獨自領軍應對一方的少主做出什麽錯誤決策。
耿繼茂就這樣立在岸邊看了許久,中途還下令大軍派出民夫,到附近的山林中收集木料,開始打造攻城器械,同時沿着河岸搜集舟船,為渡河籌備。然後,終究還是沉不住氣了,扭頭看向連得成,急不可耐地問道:
「連總兵可有什麽計策?本王絕不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若是此事被尚可喜知道,他帶著其他的援軍來了,到時必定會在朝廷和我們爭功,本王必須要在尚可喜之前,親手抓到明帝!」
連得成聞言,皺著眉頭思量片刻後,忽然想到了什麽,隨即一臉得意道:「王爺,末將倒是有一計。」
「快說!」耿繼茂聞言,眼睛一亮,急切問道。
「咱們現在已經確定這三水縣的守將是李元胤了,這李元胤也不是個好對付的角色,手下的兵馬也可一戰,不如咱們使個巧計。」連得成說著,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王爺可寫一封勸降信,故意塗糊一部分之後,再派人送去給李元胤,這樣不管李元胤是何反應,給何人看了,甚至就算他沒有拆封,等到拆封之人看了之後,都會懷疑是他自己塗花的。
以明帝懦弱多疑的德行,明廷諸臣彈劾攻訐成風之氣,李元胤到時候必然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如此一來,必然可引得他們君臣離心。而我們還可以趁機招降李元胤,擒拿明帝的功勞那麽大,他再被群臣中傷,對明廷失望之時,不可能不動心。「
耿繼茂聽罷,讚許地點了點頭,哈哈大笑道:「好,就按連總兵的計策來,這可真是一舉多得之妙計!」
.
車騎大將軍李元胤率部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