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二十三章:清軍主力來了

連得成到底是個縱橫沙場幾十年,同時也混跡了官場幾十年的老將,深諳耿繼茂這種所謂少主的心思,他也不得寸進尺,說服了耿繼茂之後,立馬安排了五百精銳前鋒出發。
不過,為了避免麾下的這五百精銳遭受完全沒必要的損失,連得成背地裏嚴令他們只能示威一番,遊走數日,在城外等待大軍主力的支援,絕不能擅自攻城,以免中了明軍的圈套,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而隨着耿繼茂的大軍前鋒不到一日便已經抵達了三水,李元胤也派出麾下僅有的數百騎兵,加強了哨騎的力量,雙方騎兵在三水縣東面的平野上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殺得難解難分,第一日就有二十幾人隕命其中。
且說,如果是這種單打獨鬥式的較量,甚至是幾十人的交鋒,明軍精銳並不一定就比清軍精銳差,李元胤的那幾十個心腹家丁也能和耿繼茂的東江老兵一教高下。可一旦開始了數千人,甚至是數萬兵馬的大軍團作戰,明軍就拉垮得不行了。
與此同時,不負朱由榔的厚望,前一晚居然沒有棄城而逃,第二日一早,也還沒有棄城而逃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在清軍前鋒抵達之後,立馬就活躍了起來,並開始往河對岸的「北江大營」傳遞各種加急軍報。
至於軍報的內容,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恐怖如斯,若不是朱由榔還有點腦子,而且就在河對岸,恐怕就真的要信了馬吉翔這亦真亦假的鬼話了。
一開始,馬吉翔是說清軍派了一支全是騎兵的先鋒來,但是只有數百人,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就派出了兵馬擊退對方。一個敢戰勇戰的形象,首先就建立起來了。
但沒想到,這支清軍先鋒如此強悍,而且遠處還有援兵,他首戰不利之後求助於李元胤,對方立即派出數百騎兵,然後才把他的兵馬救了回來。到這裏,事情還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朱由榔這邊聽到的消息,也差不多如此。
可再往後,馬吉翔派人送來的一封又一封加急軍報,就開始顛倒是非了!
他看到李元胤傾盡麾下騎兵,也只能和清軍打了個平手,根本就是已經放棄了最後的猶豫,轉而立即上報說他派到更遠處的哨騎偵察到了清軍大隊兵馬已經開來,估計不會少於一萬兵馬。
可能是見河對岸以擅長「跑路」著稱的「聖天子」朱由榔沒有任何反應吧,馬吉翔在這日傍晚時分,也就是僅僅隔了半日,就更新了他偵察到的清軍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而他給出來的理由看起來也合情合理:清軍派來的五百前鋒根本就是個局,為的就是讓東征大軍放鬆警惕,他們好集中兵力,突然一擊。這絕對是因為皇帝陛下就在「江北大營」的消息被叛徒泄露了,尚可喜和耿繼茂一起攻來了。
最關鍵的是,馬吉翔也沒有說自己要撤,而是口口聲聲為了大明社稷,讓朱由榔趕緊撤,苦口婆心,不厭其煩,都是皇帝陛下不能再等了,還發動了他在朝中的舊相識們一起諫言。然後嘛,三水縣此時自然也已經順便軍心不穩,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這是馬吉翔在軍報的最後不經意間提到的。
如果不是朱由榔早就讓李元胤在背後監視,他或許會被這一番忠心感動,就如同身體的原主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