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十二章:帝心

雖然東征大事已經敲定,但數千大軍在倉皇之間剛剛入駐德慶州,各部兵馬甚至都已經紮營,再加上天色已經不早,朱由榔和各大臣商議之後,一致決定了船隊和大軍第二日一早再開拔。
而朱由榔也趁著這個機會,力排眾議,把一路跟來的上千名宮女,太監,以及幾個妃子,全都留在了德慶州。他們多一個人隨行,東征大軍在路上的消耗就多一分,後勤的壓力便會大一分,這並不是朱由榔想要看到的。
他其實早就想做這個事情了,只是之前沒有機會說服這些大臣。梧州城內如今還有數十朱明的宗室,以及他們的數千家僕婢女,這些人全都是光吃飯不幹活的,如果不是朱由榔現在的威望還不夠大,他一定要把這些人的家僕婢女全部送去屯田。
只能說,朱由榔的靈魂雖然不屬於這個時代,但他要想做事順利,沒有阻礙,就必須入鄉隨俗。換言之,皇帝固然可以微服私訪,深入基層,但對於那些重臣,威嚴若是想要保持,身邊就必須要有服侍的太監,宮女,還有侍寢妃子,不然如何有皇帝的樣子?
所以,和朱天麟,吳貞毓,張孝起等大臣一番拉扯,甚至是討價還價之後,朱慈烺的身邊最終還是留下了幾個侍奉起居的太監和宮女。
而這些,其實也是朱由榔在試探文官們的底線和自己的權威,帝王禮儀之事,雖然不涉及抗清,但涉及體統,文官們尤為重視。在這樣的交鋒中,他便能明白自己對朝堂的控制,大抵是什麽程度了,甚至可以藉機以禮儀體統問題,敲打,甚至是罷免一些在抗清上不堅定的人。
不過,解決了內部的分歧,又處理完那些宮廷的瑣碎之事後,朱由榔一時之間突然變得無所事事起來,他見天色還沒暗下來,便讓黨守素和李建捷一起,陪他到附近走走,順便也去看看德慶的風土人情。
只是,等到他們一行人馬走出縣衙,穿過街巷,最終登上德慶州城東南那座城樓的時候,朱由榔已經根本沒了欣賞美景風光的心情。他舉目望去,看到的不是山河壯麗的興勝之美,而是因為戰亂而破敗不堪的城鎮。
且說,德慶州因為地處廣東肇慶府和廣西梧州府的中間,僅僅是最近的五年間,就已經糟了三次兵災,城中百姓近半流離失所,原本因為處於水陸要衝,兩省政治中心之間,人員往來密集,商業繁華的城鎮此時根本就是一片凋零破敗。
「李建捷,你在肇慶多久了?」朱由榔看了許久,嘴裏忽然沒頭沒尾地蹦出了這麽一個問題。
而李建捷也不敢不答,稍稍一想,便立即拱手抱拳,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快兩年了。」
「如今整個肇慶,甚至是整個廣東,是否都是德慶州這個樣子?」朱由榔注視著下方城鎮的斷垣殘壁,頓了頓之後,又問道:「朕上次在德慶落水之後,有些事情著實是不記得了。」
此言一出,陪同護衛的黨守素和李建捷都不由得心中一驚,李建捷趕緊道:「陛下明鑒,近年來廣東戰事不斷,各地徵兵征餉甚重,德慶位於水陸要衝之間,不可避免首當其衝。」
「但百姓還是心向陛下的,若非是清軍南下,兇狠殘暴,殺戮不斷,廣東廣西,乃至天下,都不會是如今這般十室九空之景象。」黨守素也隨即拱手抱拳道。
「如今陛下御駕親征,大軍整肅有序,數千兵馬皆是尋荒廢之民房,空地紮營,並無擾民之舉。這些百姓都是看得真切的。但畢竟是數千將士,數百官員,還有宮廷侍奉,整整近萬人馬,對地方自然是免不得有些騷擾。」
朱由榔聽罷,乾笑了一聲,然後搖了搖頭,心中對於李建捷和黨守素含糊其辭,甚至是為自己掩飾的說法頗有些不滿。
說什麽民心所向,若是民心真的向著大明,那就不會有李自成,張獻忠這些農民起義軍們什麽事情了,也不會有如今的什麽「忠貞營」和「西營」了。
李自成對百姓還算有良心,但張獻忠此人,恐怕比大明還要爛上幾分。說到底,還是滿清的殘暴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以至於天下百姓幾相比較之下,發現還不如選擇大明。
只能說,這是一個比爛的時代,大明本來已經爛透了,可是誰能想到,關外來了一個滿清,根本就是土匪強盜,甚至比土匪強盜還要可怕,而且動不動就屠城,圈地,把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