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十一章:分歧

永曆四年三月十二日,在李來亨率領的「忠貞營」東路軍abc 兵馬,黨守素和李建捷率領的京營左右兩衛,abc 禁軍的護衛下,朱由榔如願帶着他的滿朝文武,正式啟程,東返肇慶!
當然,忠貞營有了從陳邦傅那「十萬鐵騎「中精簡改編出來的數千精銳補充之後,能派來參與「東征大戰」的兵馬不止abc ,只是因為大部分忠貞營將士上陣所需的兵甲彈藥還沒有得到補充,剩下的五千東路軍人馬和一萬北路軍人馬都暫時無法立即開拔。
而負責大軍後期糧草籌備的廣西總督瞿式耜雖然沒有在「陳邦傅叛國伏誅」中撈到更多好處,但對於朱由榔分派給他的,籌措東路軍八千兵馬行軍糧草的任務,完全是竭盡全力,並充分發揮了自己在朝堂上政治斗爭和斂財的能力,恩威並施,把廣西各州府的鄉紳地主都整治得服服帖帖。
只不過,前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瞿式耜就算本事再大,再想立功,給朱由榔留下好印象,也變不出一萬多大軍所需的糧草來。他能在短短一個月內籌措好六千兵馬和滿朝文武,宮廷內外數千人的給養,已經是本事不小了。
但是,高一功統帥的忠貞營北路軍,瞿式耜可不歡迎,桂林是他的地盤,忠貞營要來,這算怎麽回事?只不過,皇帝陛下親自下旨,點名讓高一功率軍北上支援,他不得不接受罷了。
而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忠貞營可是不負聖意,在「陳邦傅叛國伏誅」的消息傳出之後,早有準備的高一功立即出兵桂南、桂東、桂西諸州府,陳邦傅那「十萬鐵騎(草包)」更是在一頭霧水的時候,就直接被忠貞營百戰將士們的肅殺之氣壓倒了,紛紛投降。
換言之,高一功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基本平定了桂南,桂東,桂西諸州府,接手了陳邦傅的所有地盤,隨後還按照朱由榔的指示,傳報朝廷:「陳逆餘孽仍在部分地區負隅頑抗,忠貞營平定動亂還需些許時日。」
在這樣的情況下,瞿式耜根本沒有理由推辭朱由榔的旨意,拒絕忠貞營北上支援。除非,高一功犯了大錯。
這是朱由榔穿越以來過得最順心的一段時間了,既拔掉了眼前的心頭大患,又有了可靠的武將,可用的文臣,可戰的軍隊,雖然敵人依舊強大,但謀劃的事情都在順利地進展着,特別是東返肇慶的計劃。
大軍出發的這日,梧州城萬裏晴空,金黃色地陽光鋪滿遼闊的江面。朱由榔的龍舟艦隊順流而下,無數面龍纛迎風飄揚,鋪滿了整個西江江面,可謂是浩浩蕩蕩,氣勢恢宏!
梧州城的西江碼頭上,擠滿了梧州本地的民眾們,大家知道這是皇帝陛下要親赴前線,主持抗清大業去了,都備受鼓舞,全是自行前來歡送王師的,抗清滅虜,民心所向,由此可見一斑!
永曆皇帝朱由榔此時也意氣風發地站在主艦的甲板上,俯視著軍容整肅的護駕大軍和岸邊情緒亢奮的民眾們,一時感慨萬千。
且說,此時朱由榔的心情是極其複雜,興奮,期望之餘,還有穿越一個多月以來,無處抒發的感慨,現在站在甲板上的心情和剛穿越來的那一晚,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當初心中滿是迷茫、惶恐和不知所措,現在更多的,則是融入時代之後的躊躇滿誌,甚至可以說是雄心壯誌!
不過,很多時候,朱由榔心中還是會有一種和這個時代充滿隔閡的感覺,無論是自己不時產生,無法述說的思念和感懷,還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他這是十七世紀的,沒有冰箱,手機,空調的日常生活。
龍舟艦隊一路向東,但沒走多遠,卻又在德慶州停了下來,朱由榔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李元胤傳來軍報,部署在三水縣周邊的斥候發現了大量清軍派來偵察哨騎,甚至還有的清軍斥候繞過了三水,進入了肇慶城郊,他們似乎是得到了什麽情報,奔著永曆皇帝來的。
為了皇帝陛下,也為滿朝文武的安全,朱天麟和李來亨這兩個文武大臣一同請旨,朱由榔見狀,自然也同意了大軍暫時進入德慶州休整的建議。
且說,早在八天前,尚可喜和耿繼茂就統軍由英德縣和清遠縣南下,包圍了廣州城,這是滿朝文武早就知道的事情,而廣州城城牆堅固,城內有杜永和和張月所統的萬餘守軍,尚可喜的勸降也以失敗告終,這也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
換言之,正是因為如此,尚耿大軍都被杜永和,張月的廣州城守將牽制住了,朱由榔的御駕親征,才得以順利進行。否則,就是朱天麟和李來亨這兩個主戰的大臣,也一直在猶豫東返的時機。
畢竟,一部分臣子的堅持不是沒有道理的,永曆如果在他們包圍廣州之前抵達肇慶,恐怕被清軍包圍的,就是肇慶城了。
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許多大臣都以「廣東局勢危急,尚耿將臨「為由,反對皇上過早東返肇慶。而如今尚耿終於行動,只要廣州城還沒淪陷,肇慶暫時就不會有什麽危險。
但「東返肇慶」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只有這樣,朱由榔才能親手整合廣東的軍事力量,讓肇慶和廣州的兩部大軍協同作戰,分擔尚耿的軍事壓力。
而只有廣東的軍事力量得到充分合理的整合調配,當前南明朝廷本就薄弱的軍事勢力才不會被尚耿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也才能凝聚起足夠的力量反擊滿清,否則敗亡就是遲早的事情。
可這個時候,偏偏傳來了清軍哨騎逼近肇慶的消息,這個問題就大了,甚至有可能是當前朝中有人和清軍暗通條款,私下把皇帝和大軍的消息出賣給尚可喜和耿繼茂。
因此,入駐德慶州之後,朱由榔立即私下召集了朱天麟,王化澄,李來亨,黨守素,李建捷等人召開了軍事會議,分析當前局勢,以及護駕大軍是否還應該繼續東進等事務。
大學士朱天麟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