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十章:局勢

陳邦傅是被分得渣都不剩了,但「分贓大會」並沒有就此結束。藉著這個機會,在朱由榔的親自主持下,永曆朝堂上,一係列的人事變動也隨之發生。畢竟,他要真正改變朝局,掌握最高權力,就必須得先組建以自己為核心的領導班子。
而無論是瞿式耜,李元胤這兩個明面上賺了,實際上沒佔到什麽便宜的大臣要安撫,還是朱天麟,王化澄這兩個及時投靠,並在關鍵時候相助的忠良要提拔獎賞,高一功,李來亨這兩個同樣忠心可靠的抗清支柱,要兌現承諾,都必須藉著人事調動來實現。
在新的永曆朝廷領導班子中,朱天麟這個東閣大學士加封了太師太保,調任吏部尚書,主管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又因為另外一個資歷和地位都在他之上的東閣大學士瞿式耜不在中央,他實際上已經是永曆朝廷的內閣首輔大臣,百官之首。
和他一起的王化澄也同樣加封了太子太保,並調任刑部尚書,這也是一個實權部門,特別是朱由榔雄起,中央有了實權之後。他和朱天麟一樣,都因為瞿式耜不在中央而得利,實際上是永曆朝廷的內閣次輔大臣。
這也就是為什麽朱天麟和王化澄如此果決地投入朱由榔麾下,並讚同瞿式耜成為廣西總督了。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而朱由榔在朝堂內外的每一次決議,也都把這些都算計進去了。否則,沒有利益,誰會義無反顧地支持他,給他賣命?
至於瞿式耜,依舊是東閣大學士,不過由兵部尚書改為了封「廣西總督」,統籌廣西全省軍政,忠貞營則因為直屬於永曆皇帝朱由榔,並不歸他調遣,但是糧草由他和中央共同供應。而為了彌補他,朱由榔給焦鏈升了官,同時讓他兼任巡撫標兵營總兵,還調撥了兩千兵馬。
當然,這兩千兵馬就是忠貞營挑剩下的陳邦傅所屬大軍了,但也聊勝於無。而且焦鏈是會打仗的,只要有錢糧,並非不能用這些青壯練出強兵。
李元胤則是升任了兵部尚書,同時依舊是錦衣衛都督同知,車騎大將軍,但是廣東總督的位置依舊懸著,朱由榔並沒有就這樣給他。
要知道,杜永和也一直盯着這個位置,他之所以死守廣州,不投降尚可喜,就想着熬走對方之後,憑藉著堅守的功勞,拿到廣東總督的位置,獲得統合李成棟的舊部的名義。就算是為了穩住杜永和,朱由榔也暫時不能把這個位置封出去。
到了忠貞營這邊,當前扛起大旗的高一功加封了征虜大將軍,同時兼任戶部尚書,統籌朝廷財政,這也是朱由榔擔心忠貞營的軍餉供給再出問題,對那些蠢蠢欲動之人,特別做出的警告。
李來亨則是繼承李過的爵位,加封滅虜大將軍,兩人仍舊統領舊部。而兼並了陳邦傅的舊部之後,忠貞營的兵馬也將擴充到兩萬左右,同時還將獲得一直被陳邦傅控制的桂西馱馬和安南火槍的貿易渠道,得以補充大軍急需地馬匹和火器。
除此之外,在忠貞營還具有極強影響力的李自成遺孀高桂英,也同樣得到了朱由榔的加封,雖然都是一些有名無實的頭銜,但這足以看出朱由榔對於忠貞營的上心。
至此,整個朝局在朱由榔的運籌之下,都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新的局面也隨之形成。大明近三百年的國運,正統皇帝的聲威在這個抵抗外族的時候,依舊足夠強大,而朱由榔也成功藉著這個唯一的政治資源,借力打力,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分贓大會」結束之後,瞿式耜,李元胤,李來亨都迅速趕回了自己的防區,如今局勢仍舊十分緊迫,各處人心浮動,他們都不願意長期離開自己的防區,更擔心會因此出意外。至於黨守素和李建捷,則是繼續留在了梧州的行宮。
在朱由榔的點頭下,黨守素和李建捷兩人還把陳邦傅所謂的abc 精銳瓜分了。這些兵馬都是陳邦傅的精銳,甲胄火槍的裝備都不錯,殺光幾個領頭,重新打亂編製之後,倒是可以一用。
而瞿式耜和李元胤雖然都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看到自己一直忠誠的皇帝陛下有如此魄力和手段,心中都是激動不已。
他們直到現在,才真真正正算得上是看到了反清復明的希望,原本不過是因為民族氣節,不願意剃髮投降罷了,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