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重任》[仕途重任] - 第五百三十四章:機構改革

回到南紅賓館,王成剛睡下,李木子電話就過來了。
「老公,我到了南紅賓館,馬上上來。「
王成剛想起身去接,就響起了敲門聲。
李木子的反偵察手段極強。
開門後,李木子還繞着套房轉了一圈,這才高興地摟着王成天一亮,北京就傳來機構改革的消息了,之前王成多次提到的機構改革終於有眉目了。
肖俊俊比誰都激動,他跑來問:「縣長,這次改革是?」
王成看了眼肖俊俊,笑了笑:「我個人認為,主體方向是裁撤合併一些政府直屬單位,繼續精簡機構,至於人員,目前在編的基本不變,分流到其他單位或基層組織;通過往後逐步減少招聘來達到精簡人員的目的。同時,引進末尾淘汰制,進一步刺激人員的積極性。「
肖俊俊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那為啥今年還招這麼多人呢?「
「原因我之前已經給你解釋過了。如果你用心的話,就會發現很多省份的公務員考試年齡限制已經擴大到了40歲,為什麼?你琢磨琢磨。
肖俊俊搖搖頭。
「國家正在逐步引導這個職業正常化,現在妖魔化的趨勢太可怕了。我說過很多次當哪天大家不一窩蜂往體制內跑了,我們的社會才正常了。這次改革肯定是前所未有的顛覆性改革。」
肖俊俊仍然一臉迷茫。
「其實國家早就有風向了,奈何絕大部分人看不懂。前年,國家下文,不允許全國各單位私自發放各種津補貼,統一各地區績效獎金標準,就是一個苗頭!我們的很多政策需要循序漸進,讓大家逐步接受。現在你再看,先是工資改革,再是事業單位考核新標準頒佈,接着又是網上不斷吹8000萬財政供養人員的風,當然,在這之中,不少所謂的大v跟風反駁「體制8000萬工作人員論「,這些大v還不斷強調這種論調是有誤的,並給出了不少理由,這隻能說明這些人政治敏感度不高。其實這些已經是風向了,如果真的沒有改革的趨勢,這種言論早就被闢謠了.改革是目前的民心所向。」
「這一系列動作下來,就是為了今天這個改革方案的出台!當然,別說你,就是很多安昌市領導,也看不懂這些。」
說到這,肖俊俊才恍然大悟。
「縣長,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那您覺得機構改革的最終趨勢是什麼呢?「
「合併一些小的鄉鎮、甚至是縣城,進一步重新審視地市一級機構的職能和存在必要性。精兵簡政,是大勢所趨,有的時候不要小看網上一些時興的言論,別覺得老百姓說的這些沒意義,往往這些言論能夠在網絡傳播,恰恰說明了是「啊,您的意思是要取消地市了嘛?「
王成笑着說:「這我不敢確定,短期內肯定不可能,但長期內來看,未必不可能。
你看啊,地市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前幾年,北京出台了改革政策,再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