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光復漢室》[三國:光復漢室] - 第6章 收回兵權

陛下,如今十常侍剛除,宮中局勢尚未穩定,臣擔心陛下經驗不足,不知如何指揮兵馬,這兵馬大權還是交由臣來負責為好。」
袁紹婉言拒絕,不過大家都聽出來這只是他的借口罷了。
「大膽袁紹,陛下乃當今天子,豈容你質疑!」朱儁厲聲訓斥。
袁紹眼中閃過一絲不滿,他雙目直視朱儁,毫不退讓。
大將軍府屬的人也站到他身後,表明立場,雙方的氣氛頓時有些劍拔弩張。
劉辯眼見情況不對,他揮退朱儁,說道:「朱將軍莫要多言,朕自有主張。」
「是,陛下。」朱儁見劉辯發話,他又退了回去,他乃武將出身,性子較直,說話做事沒有盧植謹慎沉穩。
劉辯察覺到袁紹臉現不忿,他自知不能強行收回兵權,否則只會引發雙方矛盾。
畢竟他現在只有天子威名,手上沒有多少士兵可用,對袁紹造成不了什麽威脅。
收回西園軍之事,只可徐徐圖之,萬萬不可心急。
劉辯正在焦慮之際,他忽然想起一事,那就是在歷史上,曹操曾精準評價袁紹。
曹操曾說,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由此可見,袁紹應當是個沒有多少膽色,並且貪圖小利的人。
若他許以對方小利,或許袁紹便會退讓一步,交還兵權。
劉辯想到如此,便說道:
「袁家四世三公,曾為大漢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朕雖收回西園軍的兵權,可這中軍校尉仍由你來擔任,你手上的一千兵馬朕亦分毫不動,不知你意下如何?」
袁紹聽到自己仍能擔任中軍校尉,自領一千人馬,他看出劉辯已經做出讓步,若他還是執意拒絕,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更何況還有盧植與朱儁在此坐鎮,他也不能過分放肆。
袁紹從懷裏取出兵符,雙手奉上,說道:「臣一切聽從陛下吩咐!」
大將軍府的人見到如此,他們都替袁紹感到惋惜,但也不再多說什麽。
劉辯接過兵符,內心激動不已,他事情進展要比他想像中順利。
他心想或許是因為自己在法場的表現,故此袁紹才不敢在他面前耍花樣。
「若陛下沒有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了。」袁紹自知今日吃虧,他不想再多留半刻。
劉辯微微點頭,讓他離去。
袁紹躬身告退,大將軍府的官員也跟着一起離去。
此時劉辯突然來了一句:「等下,袁紹與其他人可以走,西園八校尉都留下來。」
西園八校尉聞言,他們都停了下來,有些茫然地看着劉辯。
其實被劉辯留下來的並非八個人,而是五個人。
上軍校尉賽碩早已被何進殺死,下軍校尉鮑鴻因為貪汙軍餉,被豫州牧黃琬彈劾,最終下獄而死。
再加上袁紹的離去,現在留在殿內的西園校尉,只有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共計五人。
劉辯從五名校尉的眼中看到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