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蘇州二十年》[如夢蘇州二十年] - 如夢蘇州二十年第9章 Q的書架在線免費閱讀(2)

機械人開網約車這件事在映襯下就會顯得特別滑稽,從而擁有了一種戲劇衝突的張力,也就沒那麼無聊,反而像沉浸在一部肥皂劇中的表演大師。秉成開車的時候,有時候想想着金凱瑞,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周星馳,有時候乘客會毫不客氣地說:「師傅真是的,可太好玩了!」。像昨天那樣,若是想到小丑傑羅姆,就會深陷幽閉恐懼當中。當然,想像力只限於很少的特定時候,大部分時間,他是個內向的、嚴謹的、理性的,人。嗯,一切按照預想,順利地接到了順路單。現在終於回到家,可以靜下心慢慢研究了,他搓了搓手。對書的內容還是蠻熟悉的,大學時沒事泡在圖書館,米蘭.昆德拉的小說都看了個遍。此時感興趣的,只是書在讀者手中的歷史,那些標註,可以細細研究一番。於是,去冰箱取了一顆冰球,拿出最心愛威士忌杯子,是和小慧在城品淘的,比利時的,牌子忘記了。坐在茶几前,給自己倒了一杯傑克丹尼。好了,可以開始了,還是先瀏覽一遍,相對仔細地。這次他發現,劃線有兩種筆跡:圓珠筆和熒光筆,其中圓珠筆跡,又有黑紅兩種顏色;熒光筆只有一種,綠色。用來寫標註的就只是圓珠筆跡,黑色居多,少量紅色。有點意思了,秉成喝了一口酒:「像是某種交流。」自言自語道。因為他自己也有這個習慣,還是上高中的時候養成的,弄到一本好書就是這樣,一本正經地,自己會把線畫的很整齊,字寫的很工整,彷彿是跟作者的思想溝通。等到看完一本書,再莊重地把它放回書架上去時,就有種類似祭祀的神奇。作者那些鉛字印刷的字,讀者心動的勾連,又或者即興寫就的感言,這一切將拋開過程的呆板和時間的限制,完全進入無形無狀,無時間無空間的「非在之在」(構思、草稿、編輯、審核、校對、出版、購買、閱讀、思考全都退到幕後),精神於是自成一體,看似束之高閣的書本,在秉成這類人眼裡,其實是一股新生的力量,是靈魂的雜糅和共生,輕飄飄地從寫作和閱讀的交錯結合處瀰漫而出。帶着某種即得的經驗再去體驗,千萬個讀者就衍生千萬種可能性,在這種種可能性中一定有無數的傳承,這就是同在,這是與歷史並行不悖的人類的不朽,而經典將永遠是經典。

要特別說明的是,很少有人故意把重點劃給他人看,或者寫下一些字句時,腦海中已設定指定的閱讀對象。這是不自然的,是違背閱讀快感的,�葉芷萌厲行淵�竟,閱讀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就好比,很少有人在圖書館做圈圈畫畫這種事,要麼他根本不愛讀書這碼事。那本書,首先要屬於自己,私人空間。奇怪的是,茶几上這本《玩笑》像是兩個讀者間的交流,而作者的文本呢?難道是特工字典的作用?僅僅是就地取材傳送訊息?秉成喝又喝了一口酒,嗯,再仔細翻一遍再說。可以確定的是:圓珠筆劃線和標註屬於同一個年代。書的出版是2002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時候畫上去的,秉成家裡有一本爸爸在世時看過的書,那裏面油墨氤氳散在紙張里的感覺,和這個一模一樣。而熒光筆的劃線呢,肯定是最近才畫上去的,因為熒光劑這種東西,撐不過三年就會衰退。難以確定的是:這些標註是兩個人作的呢?還是三個人?又或者僅僅是一個人的自我分裂?秉成想:「如果是我,肯定選擇答案三,寧可分裂也不要共享一本書,我有精神潔癖!」,現代人不但精神有潔癖,他們甚至在餐廳洗完手都不用手碰水龍頭。他們處處有潔癖,他們潔癖過了頭。

有沒有一種可能:Q當時身陷囹圄,這本書是他唯一的工具?「嗯,看來我一定是諜戰電影看多了,而且還是神探亨特那個時代的,太無聊了,誰會費勁做這種事情?」秉成不知不覺已經把酒喝一下大半了,頭有點暈。於是把書倒扣在茶几上,準備再看十幾分鐘,就洗洗去睡了。突然盯着書,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心地大喊了一聲:「果然不出我所料!」原來在書的背面,在右下角靠近書脊的地方有一行草書「Q,蘇州觀前新華書店——2002.12」 緊貼着草書下面,一行娟秀纖細的楷書:「茜,雨相行在——2015.8」

「哈哈哈哈」。這是半個月以來,秉成第一次笑出聲來:「相似的靈魂,有趣的相遇」。而他失去小慧的悲痛,此刻在某種程度上化為對Q和茜茜的祝福,沒錯,與其說羨慕不如說祝福。他和小慧沒能突破的障礙,Q和茜茜做到了。不不不,仔細想想,又好像哪裡不對?回憶下午在店裡的場景,茜茜在問是否可以把這本書帶走時的表情?「他居然爽快的同意了,太奇怪了!」秉成腦中浮現出茜茜的那個鬼臉,還有那個「玩笑」般的語氣。「奇怪嗎?是蠻奇怪的,我為什麼要發現這個秘密?秘密的主人為什麼同意我的窺探?」秉成想到這,臉突然一熱,趕緊喝了一口酒,壓一壓驚。順手把書翻過來,想放棄了,這時再看封面上的圖案,原來是一個簡筆畫的笑臉,突然間心領神會:「嗯,小慧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的,在那之前我得找到自己。本來就沒有障礙,Q和茜茜做到的,我和小慧也能做到。這裡的玩笑,真正寓意是——放輕鬆。」Q總是個高人啊,出世入世,行雲流水。

我們的主角秉成,就這樣在一杯傑克丹尼和一本舊書的刺激下,再一次跌入主觀的維度。等待他的將是一夜無夢的睡眠,還有明天叔叔的語重心長的規訓。嗯,還有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總之,這樣的人有個特點,有話說不直說,有疑問也不會直接問。童年的痛苦經歷,幼小的心靈早早設下防線:「不希望就不會失望,不爭取就不會受傷害。」在他們看似自我封閉的世界裏,小心翼翼地揭開一點點帷幕,怯生生地向外窺探……「而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打開音響,連上藍牙,點擊播放:「Did I ever love you」,單曲循環20分鐘,睡覺。萊昂納多.科恩,這個蒼老的靈魂歌手,陪秉成半年了。一夜無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