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太上皇》[監國太上皇] - 第339章 此人其心可誅

楚逸一邊聽著張翰的介紹,一邊仔細查看着手中的舉報信。
內容不少,但卻連頭尾都沒有,更無一句廢話,只有一個個的人名,和氣所屬職務,所犯之罪,雖繁雜卻又異常簡潔,讓人一目了然。
僅看一眼便可認定,這絕對是出自行家手筆。
沒有幾十年的政務經驗,是絕對寫不出這種舉報信來的。
而最為恐怖的是,這封舉報信中所涉獵的官員人數眾多,覆蓋面積極廣,幾乎囊括了大半個大夏。
看完最後一個字,楚逸將舉報信放下。
他抬手直視張翰,沉聲道:「這封信若是公開,怕將成為我大夏開國以來,最大的貪腐案件!」
張翰波瀾不驚,以平靜的口吻說道:「不僅是我大夏。」
「縱觀有史至今,亦為最大。」
「此信之上,所舉報者雖多為郡守、縣丞、底者亦可達裏長、亭長等職。」
「然,若根據以往經驗,如此大範圍的貪腐,必是有所牽連的窩案,例如一名郡守,其官職為四品,但郡守所掌一郡之地,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震地方、教養百姓。」
「其下設之地,官員何其多也?」
「一郡之下,有尉、丞、監等職,此下更有各縣,又細分之鄉、裏、亭。」
「一郡所腐,下設則少有人可得倖免,一縣若腐,則其縣必貪墨成風,一鄉若腐,則無一至清則,一裏、一亭若腐,百姓苦矣!」
「此貪腐,必上下其手,形成窩案,以此來確保貪腐集團自身的安全,對抗朝廷審查。」
「故,臣以為,此信所涉者,並不全面。」
「若算上全部的人員,那麽不光是這些郡守等官吏,其下設的署吏,乃至卒役,亦同樣脫不了干係,其所涉及的郡、縣、鄉等,怕已全部淪陷。」
「案件如此重大,便是當今陛下康復,怕也難動此信。」
楚逸不露喜怒的默默聽完,突然開口問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你可知,為何大災總是連著大亂一並而來?」
張翰躬身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盜,大盜則以武犯禁,亂法度,募私軍。」
「大災之後亦有大貪,大貪拉幫結夥,魚肉百姓,欺上瞞下以達其損公肥私之目地。」
「大盜與大貪,雖無直接關聯,但他們的出現,卻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故起大亂。」
楚逸點了點頭:「不錯,不過真正的大貪,並非在朝堂,而是在這些直接管轄百姓,卻為害一方的所謂父母官!」
「他們,才是亂世真正的大貪!」
「朝堂之官,縱是貪的再多,也看不上百姓米缸裏的那幾粒存米。」
「他們看重的,是朝廷撥付的款項,動輒幾百上千萬兩銀子的利益,這才是讓他們眼紅心動的根本。」
「不過,這些,並不會直接傷害到百姓的利益,或者說百姓感覺不到他們有被傷害。」
「真正讓百姓感受到無路可活,甚至揭竿而起的罪魁禍首,正是這些恨不能將百姓米缸裏最後一粒糧食都給搜颳走的垃圾!」
「但……」說著,楚逸重重的將舉報信拍在桌面上,咬牙道:「本皇,現在卻無力去處置他們!」
「張翰。」
楚逸目光灼灼的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