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皇太孫朱雄英》[皇明皇太孫朱雄英] - 016章 改變

016章 改變(1/2)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病逝,享年51歲,葬於明孝陵,諡號孝慈皇后。
在老朱傷心欲絕的時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已經就藩的藩王們,在這個時候也少不了要回來祭拜。
老朱傷心欲絕,馬皇后和他相濡以沫,兩口子起於微末。
朱雄英需要考慮搬出坤寧宮了,現在他也不適合繼續住在坤寧宮了。搬回東宮,這也是朱雄英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太子東宮現在沒有太子妃,側妃呂氏暫理東宮事。而馬皇后過世,李妃攝六宮事。
老朱傷心欲絕,有些會不過來神。好在還有太子,讓他有些許安慰。
忙着批閱奏章的老朱聽到了小太監的匯報,「陛下,太孫來了。」
朱雄英拎着食盒,進入奉天殿後說道,「皇爺爺,該用膳了。」
「英兒啊。」老朱露出一點笑容,說道,「咱沒胃口,你吃吧。」
「皇爺爺,我可是答應了皇祖母的,要照顧好皇爺爺起居。」朱雄英一邊布菜,一邊說道,「皇爺爺,可莫要讓我在皇祖母跟前失信。」
一個小太監有些緊張、為難,不過還是小心翼翼的靠了過來。只是還沒有動手試毒,就被老朱一腳踹飛。以前這些,都是馬皇后親自主管的。
也不是滿漢全席,只是一些比較家常、普通的食物,不過朱雄英還是很注意葷素搭配的。
老朱吃着飯,想起來什麽說道,「你皇祖母走了,這些時日咱也忙的厲害,你怎麽回東宮了?是不是太子在瞎說什麽?」
「皇爺爺,皇祖母不在了,我住在坤寧宮也不好。」朱雄英笑着說道,「其實若不是我自小在皇祖母跟前長大,一直住在那裏也有悖禮制。」
老朱冷哼一聲,什麽禮制不禮制的,這還不是要看他怎麽來看。
「也是,你現在也長大了。要是你皇祖母還在,你住在坤寧宮也就住在那,沒事,現在搬回去也好。」老朱吃着飯菜,隨口說道,「就是咱想太孫」
想起來了什麽,老朱放下筷子。
以前如果處理完政事還可以回坤寧宮,他知道老妻、孫兒會坤寧宮等着他。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妻子離開了,孫兒也搬走了。
有些事情,或許時間才是最好的良藥。不過也很有可能,哪怕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也未必能夠真正的做到讓人心裏的傷痕得到痊癒。
馬皇后的離世,確實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只不過現在有些人是有意識的在忽略一些事情。
雖然也有朝廷大臣在不斷的說著續立六宮之主,但是老朱根本不可能採納這樣的建議,他的心裏皇后永遠只是一個人,那個位置不可能有其他人能坐。
皇后的位置沒有人可以取代,很多朝廷大臣、文武百官也就認了。可是東宮一直不續立太子妃,這也不叫個事啊。
老朱的心裏有着小本本呢,那些請奏續立太子妃的大臣、勛貴,老朱都記在心裏,也會分析這些人的動機。
搬回東宮的朱雄英,他看起來越發忙碌了。
除了每天一個半時辰讀書,半個時候練武、半個時辰聽兵法之外,他還需要照料老朱的一日三餐。尚膳監掌印太監已經習慣了,每日都要來向太孫匯報情況。
老朱也習慣了,他知道這些食物都是尚膳監做的。只不過他更習慣的是除非有特殊情況,要不然都是他的太孫拎着食盒過來,陪着他用膳。
朱雄英不知道他被後宮裏的一些妃嬪咒罵過多少次,因為現在的皇帝陛下有些時候辦完事了,或者剛剛和妃嬪聊完天。絕大多數時間是不會留宿或者陪着聊天,原因是擔心耽誤和太孫用膳,還要教導太孫呢。
「太孫,按照太孫的吩咐,匠人也多有摸索。匠人用石炭末加水和黃土混合,可製成炭球。」
「匠人將篩子掛起來灑勻、晾曬,經過大約五天的時間,待其干透便可用。」
朱雄英耐心的聽著,煤炭的使用在國內早就有了。煤鋪這些,在元朝的時候,在一些地方也都有了。所以煤炭有『炭毒』這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了。
016章 改變(2/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