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貞觀》[耕耘貞觀] - 第21章 儒家的問題

面對杜如晦陡然的詢問,整個政務廳內驟然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向李泰看過去,如果目光能化成利劍,李泰現在怕不是四分五裂了。

「所有的錢財,自然投入到了農業學府了!」李泰面對如此詢問,倒是坦然說道,

「農業學府今年招募流民開墾田地,同時收養了八百名學生。

這些人吃穿用度,一直都由開水澡堂和養鴨場賺到的錢來養著。

今年,我打算趁著冬季舉子匯聚長安,打算,招募些舉子給他們教學。

而讓舉子能看得上農業學府,也只有多提升點月錢,多供應給他們一些筆墨紙硯。」

對李泰來說,這些事情沒什麽好隱瞞的,自己賺到的錢,每一分都花費得明明白白。

如果要查,那仔細查就是了,自己自然無懼,因為自己是真的要幹事情。

聽到李泰自信的回答,在場眾人自然能夠聽得出李泰與其之中的陳懇。

就算是杜如晦也沒再在錢這點上追究下去,因為他們都聽得出李泰的自信。

反而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說道,「農學準備開課了?居然打算招募長安科考的舉子!?」

李泰聽到了李世民的話,卻是有些無奈,不由申明道:

「阿耶,我要得不是一群只知道種田的田舍郎,而想要的是一群能夠鑽研農業知識,傳播農業知識的農學大家。

若是不識字,他們怎麽能作書立傳,傳播農學!」

「居然還作書立傳!」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道,「那你可要好好努力,我還等着你作書立傳呢!」

周圍重臣聽到李泰的話,紛紛忍俊不禁,即是感覺越王的豪氣,也略帶著幾分期待。

他們想要看看李泰誇下的海口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實現。

「阿耶,莫笑了!」李泰忍不住噘噘嘴,道,「將來我農業學府出來的農學大家定會成為國之棟樑,現有個機會放在阿耶你面前,想不想為未來的國之棟樑增添一分力!」

「好好好,你說說,怎麽個出力法?」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問道。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樣子,在這時候,自熱毫不客氣的向著李世民要人:

「農學院裏面的學科分為了文,數,農,醫,墨和樂六科,其中文樂兩科我倒已找到管理先生的科長。

但數農醫墨四科依舊無人,能不能向您從太史局、太醫院裏找數科和醫科的科長。」

說實話,李泰的想法非常簡單,自己組建了這麽個學府,只要李世民的腦袋是正常的,肯定會安插幾個人進來。

倒不是對自己有什麽懷疑,而是正常皇帝對嫡子的一種保護與限制。

要真什麽人都不派遣進來,那反而李泰要小心是不是自己已經被李世民拋棄了。

所以與其把局面搞得複雜,李泰感覺自己智商不夠高,那就盡量讓局面簡單化。

自己準備走得就是積厚博發,靠着生產力提升來王道碾壓的道路。

陰謀詭計什麽的自己不會玩,也不擅長玩,那就讓自己做得事情變得敞亮。

自己前期有李世民做保護傘,眾人也不會認為李泰建立了這麽一所學府就能改變什麽。

但等所有人都見識到這座學府的力量後,真到那時候李泰可以說是羽翼豐滿了。

所以反過來這座學府所產生的力量,就會成為李泰最大的政治根基。

現在學府缺人了,就算李世民這次沒找自己過來,李泰都會找機會跟李世民哭窮,然後讓李世民把人安插進來。

這年頭能做間諜的都是人才,君不見香港黑道,日本酒廠,還有美國的神盾局,那不都是靠着一堆二五仔支撐起來的。

這年頭誰干本職工作不是在摸魚啊,也就二五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盡職盡責。

而自己只要不造反,等到自己續接貞觀榮耀,這些二五仔還不都是自己的忠實狗腿子了。

所以,李泰不怕李世民不插人進來,怕得是李世民一個人都不塞進去。

「墨科?」房玄齡聽到這詞,倒若有所思道,「為何不叫匠科!」

「胸無點墨,徒為匠工!」李泰道,「墨者,非公兼愛明誌尚賢!」

「越王想重現百家?」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語,倒是又問了一句。

而李泰搖搖頭說道,「曾經孔穎達孔給事中曾經問過我,大漢之滅滅於誰手?」

聽到了這話,在場眾人微微一愣,就算是李世民聽到這話,手也不由一緊。

當時自己剛剛稱帝,才簽下了渭水之盟,結果孔穎達這大儒被自己的兒子李泰給氣暈了。

自己為了最快速的平息事情,便讓李泰快速開府,然後派遣顏勤禮進行私人教育。

沒想到這件事情,李泰依舊沒把它給真正放下來啊。

而在場一眾大臣,更是多少知道這件事,也知道儒生從此多有輕慢李泰。

但官當到他們這層次,更多則是實用主義,哪怕對儒學肯定是有好感的,但還不至於因為儒學,進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壓李泰。

因為他們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我回答自從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那大漢滅亡的一切問題,就一定是儒學問題。

而如今,我還是這一個答案!」

李泰環顧眾人,彷彿已經無路可退!

李泰對房玄齡道,「房國公問我,是不是想要重現百家?

我的回答是,大漢那強都會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我們大唐呢?

會不會在以後的某一天也同樣也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

所以我想以百家為參考,找到這個問題,然後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李泰的話,在場眾人能聽得到李泰口中的堅定,內心更是有種難以言喻的振聾發聵。

他們看着李泰的目光發生了變化。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只是得意與欣慰,得意自己兒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兒子。

但群臣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