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九章、招兵招安

第九章、招兵,招安。
顧松「殺猴儆雞」的策略很成功。
在實打實的實力和金錢面前。
這些在碼頭上出賣苦力為生的華人勞工沒多少人能拒絕得了誘惑的。
雖然說南洋華人勢力的上層許多人都在盼望着大清朝廷能把他們當成子民,給他們做主,能讓他們藉著大清朝的虎皮和西洋人周旋。
但是底層的華人可不會想這麽多。
他們絕大部分對大清朝都沒什麽好感——誰讓天地會天天念叨著反清復明呢。
雖然現在天地會反清復明的口號基本上和佛教的阿彌陀佛一樣,就只是一個口號了。
但是架不住人天天說,天天提起。
總是在提醒這些漢人….
現在大清朝的朝廷,可不是他們的朝廷,那是滿人,旗人的朝廷。
尤其是在廣東這樣的「反賊」濃度比較高的地區。
當地人對於反滿、反清活動可是沒有什麽抵觸心理的。
潮汕人就更加是如此了。
潮汕人有出海的傳統。
大清朝一個遷海令、禁海令,一下子就把潮州佬都得罪了。
當然,說這麽多。
讓這些潮州佬踴躍加入的最大原因。、
還是錢。
作為「歐洲首富」。
朱道樺老闆派頭是很大的。
加入就給五兩銀子安家費在加十五畝授田證。
承諾在五年內給付的授田憑證,一出手就是十五畝水田。
同時每服役滿兩年再加五畝。
另外每年再給五兩銀子的軍餉。
這樣的待遇,連羅遠山這樣的黑社會頭子都心動。
更別說是他手底下那些在碼頭做苦力的勞工了。
來到南洋的華人勞工能夠賺到的工資要比內地多一些。
但是一年下來也很難超過三兩銀。
以巴淡島的碼頭工為例。
哪怕是最強壯的工人。
每天都能接到活計的情況下。
每個月也就兩三百文——就這還是要比內地賺得多。
在內地給地主家做長工,一年也就一千多文銅錢。
摺合一兩多一點的銀子。
所以只要朱道樺捨得給錢。
招兵是很容易的。
而且他也不擔心兵源的質量——這些碼頭工人的質量再差,也要比西方那些把地痞流氓之類的都拉上戰場的兵源質量要好吧?
在歐洲的時候。
朱道樺就已經深入了解了當前的西洋軍學。
軍事家當然是算不上的。
但是也不是門外漢。
而且他已經完全理解了西洋軍隊強大的精髓——標准化!
標准化的士兵訓練模式,標准化的軍官培養模式。
也許這種方式很難培養出什麽天才將軍。
按照條例帶兵也顯得有些呆板。
但是這至少保證了一支軍隊的下限——這可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現在標准化建立軍隊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了一門嚴謹的科學。
一名軍官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完全掌握軍事指揮這一門科學。
而士兵也是如此。
在訓練上。
目標是吧士兵訓練成一個個彷彿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工業品一般。
在西方。
因為人口基數本來就比東方少。
所以西方招募士兵是很難對兵源做出篩選的。
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不要求有什麽血性。
更加不敢要求什麽思想覺醒,要有什麽政治覺悟了。
按照普魯士腓烈特大帝的說法,如果士兵學會了思考,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
而按照拿破崙的說法,精兵靠練,強兵靠打。
練兵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