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 - 第11章 李肇種不出畝產八石

李肇想起什麽,馬上對管家說。
管家愣了愣,不知少爺為了突然之間要購買玉人像,他可是了解過市場,此刻的玉器市場就是一個大問題。
聽說玉器價格驟降,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甚至很多權貴連擺設用的都拋到市場,少爺此刻要大量購買,那是作死呀!
何況,李府也就這麽點錢,都消耗了,將來拿什麽開支。
「少爺,玉人像只是奢侈品,為何…….」管家欲勸說,卻被李肇打斷了。
「聽我的,要在有人大量收購之前盡數買下。」
李肇的語氣毋庸置疑,管家自然不敢違逆,至於原因,更不敢去問。
……
再說尚新,回到宮裏後,立刻回稟嬴政。
「那小子都接受了?有何反應?」
此刻的尚新不敢笑,將李肇得到賞賜後的滑稽表情和不甘的言語說了出來。
嬴政笑了笑,其實他也猜到李肇會有這樣的表情。
尚新對嬴政的封賜很是不解,小心地問了出來,「陛下,糧食增產關係到國計民生,為何要給他貧瘠的田地?」
嬴政瞥了尚新一眼,嚴肅極了,這就是他的威嚴。
尚新馬上閉嘴,立刻跪下,連說「奴該死!」
帝皇自然有帝皇的想法和威嚴,他不想被人知道的事兒,任何人不得多口。
喝退尚新之後,嬴政步於中庭,嘴中呢喃:
「小子,朕並非有意刁難於你,實在我大秦貧瘠之地太多,此舉關係重大,要是你真能在貧瘠地種出畝產八石糧食,我大秦糧食必興,國安也。」
「朕的心思比任何人都多,時下抑商的確令經濟凋零,百姓怨聲載道,六國餘孽更是虎視眈眈,必須要讓百姓吃飽穿暖,否則國將不國,要解決這一切,你是關鍵,可懂?」
「希望你不要令朕失望。」
六國統一後,秦國怕六國餘孽再生事端,便將強宗和富商皆遷移到咸陽城,便於監察。
對於大秦來說,此舉是迫不得已,但弊也存在着,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有其他想法。
要說餘孽靠武力復國那是不可能的,但從經濟上攻擊,就很難說了。
這也是為何大秦抑商的原因之一。
「抑商能否取締,就看你了。」
嬴政封賜李肇之事和李肇的承諾,很快便在權貴圈子裏傳開了,人人說李肇這是欺君,畝產八石?還一年兩熟?不可能,他們從未聽聞過如此水稻。
別說畝產八石,就是三石他們都懷疑,天下還沒有這樣的優質糧種。
而且李肇此人沒有任何功績,如何能封爵?這不是枉顧大秦的爵位制度嗎?
必須要讓皇收回成命,殺之而後快。
朝會上,李斯第一個出列,重點申飭李肇。
「陛下,李肇的情況臣最是清楚,他在我李府就是庸碌之輩,從未下地,如何懂得農事,這分明是欺君。」
「臣懇請陛下馬上收回成命,拿下李肇。」
作為李肇的叔父,還是丞相,更是權貴代表,他如此說話,立時得到其他官員的附議。
這是大義滅親,丞相能做到如此,很難得。
「臣等也認為李肇此人欺君,請陛下立刻治他罪。」
「……」
嬴政板著臉,雖說他說一不二,強權無比,卻不好發作。權貴維持着大秦的統治,動一個,問題還不大,但要是動了所有,便將引起大秦動亂。
這一點,他懂得權衡,權臣也懂得拿捏。
左丞相馮去疾看到嬴政臉色不對,馬上站出來圓場,「諸臣,封賜已下,收回成命只會有損我大秦信用,不可取。」
「何況,你們怎麽就認為李肇不能種出畝產八石之糧?」
這是開創而顯得浮誇之舉,馮去疾也認為不可能,但他得維持皇的面子。
李斯作為右丞相,政見上多和馮去疾不合,自然和馮去疾不太對頭。
「馮相此言差矣!畝產八石實在太過荒謬,這和彘會上樹有什麽區別,我等根本不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