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走進不科學] - 第9章 不算理想的開局(下)(嚶嚶嚶,求收藏追讀推薦月票!)

「自己做木頭餐盤?」
小牛同學的這個要求在常人看來可能有些苛刻,但徐雲這次卻沒怎麽猶豫,爽利的應承了下來:
「沒問題,交給我吧。」
徐雲很清楚,自己動手做木頭餐盤,這是當前時代非常特殊也非常普遍的現象。
1665年的英國還處於殖民擴展的第一階段,要直到1689後,國民經濟才會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攀升。
因此在這個階段,大部分普通英國人還處於5個月洗一次的澡的貧瘠時期。
要是持尖銳一點的態度,說上一句尤為蠻夷也並不為過。
在這個時代,有錢人使的是用焊錫做的盤子,這種盤子看起來似乎挺高大上,但卻存在着一個致命缺陷:
含酸量高的食物會使一些鉛滲透進食物,造成鉛中毒甚至死亡——由於吃番茄最容易發生這種事,因此在隨後的200多年中,番茄一直被認為有毒。
而像牛頓——或者說艾薩克家族這種普通莊園主,大多數使用的餐具則是木製食盤,即把一塊木頭當中挖空成碗狀。
這種食盤還經常用不新鮮的農家自製麵包製成:
由於時間長了,麵包會變得特別硬,把中間掏空就可以用上許久。
等到麵包碗實在沒法裝東西了,大家就會把它磨成粉去餵豬。
沒有養豬的則會把廢棄麵包周期性的收集起來,等到合適的時候統一拿去賣掉,有些類似本土的廢紙回收。
沒辦法。
在這種生產力匱乏的年代,所謂的莊園主其實也就比普通人好上一點。
這就像本土古代的地主,平裏日其實也要下地,吃的也不常見葷腥,很多時候甚至也不過清湯寡水。
當然了。
牛頓家的經濟水平其實沒低到那種程度,但此前提及過,家族資金主要都在他的母親漢娜手裏,牛頓本人到1669年之前都是個苦逼的窮光蛋。
因此牛頓讓徐雲自己製作餐具的要求也確實談不上輕視或者虐待,因為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而就在徐雲心思泛動之際,小牛同學忽然想到了某個有關東方人的傳聞,便出聲問道:
「對了,肥魚,你會做菜嗎?」
「說了是飛雨……算了,肥魚就肥魚吧。」
徐雲微微嘆了口氣,放棄了糾正牛頓發音的想法,同時點點頭:
「當然會了。」
徐雲的回答帶著強烈的自信,因為他的廚藝確實要比常人好上不少——尤其在對比對象是十七世紀的英國美食的時候。
此前提過。
徐雲上輩子曾經在三一學院做過一段交換生,因此對於大不列顛的『美食』還是有過接觸的。
至於觀感嘛……
在21世紀,英國有個外號,叫做美食荒漠。
但很多說英國菜難吃的人,其實並沒有吃過英國菜。
這種做法明顯是不客觀的,想要評價一個國家的美食,應該親口去嚐一嚐才更具話語權。
而一旦等你們親口品嚐了英國美食後便會發現……
英國菜是真tm難吃啊。
實話實說。
英國的炸魚薯條確實不錯,約克布丁也挺符合國人胃口,正經的英國式早餐也沒啥毛病,吃不慣頂多是口味問題,算不上黑暗料理。
但除此以外的其他英國菜,那真的就是一言難盡了——仰望星空都是入門,地獄火係列才叫毀三觀。
所以在英國待着的這兩年時間裏,徐雲愣是練就出了一手相當不錯的廚藝,還藉此泡到了一位學妹——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