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四海》[縱橫四海] - 第5章

  董建峰聽了任建明的話,心裏大吃一驚,看來任書記不但認為張東峰背後站着趙平海,還懷疑趙平海有意和錢定康縣長結盟?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以後對任書記就很不利了,順帶着自己也會有些麻煩。

  董建峰想到這些,便回應道:「任書記,還是你看得遠、想得深。」

  任建明擺了擺手:「這份報告可以先放一放,對外講就是要進行調查研究,你要特別關注那邊的態度。」

  董建明連忙點頭說道:「好」。

  「那邊」在這樣的語景下,當然不是方位詞,而是一個有着特定含義的詞,也是一個動態詞。

  在任建明擔任縣長、董建峰擔任縣府辦公室主任時,「那邊」指的是縣委,通常指的是原縣委書記朱宏華。

  現在任建明升任縣委書記、董建峰晉陞為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那邊」就是指縣府了,通常是指縣長錢定康。

  在許多時候,報告和方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做的?

聯絡了誰?

為了誰?

便利了誰?

  縣長錢定康看到江東縣文化廣播電視旅遊局提交的這份報告,一眼就看出是出自張東峰之手。

  畢竟他擔任常務副縣長時,就分管過縣文化廣播電視旅遊局,他完全清楚丁如法局長和那幾個副局長的水平。

  他現在要考慮的是:「三明山森林公園在不化費過多財政經費的情況下,如果能順利建成,併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無疑是一項重大成績,受益最大的,應該是縣委縣府的主要領導,也就是任建明和我,與趙平海這個副書記根本沒有多大關係?

張東峰為什麼要這樣做?」

  「難道,趙平海想要選擇一方進行合作?」

  「那麼,趙平海會選擇哪一方呢?」

  「上次,趙平海提議張東峰去縣教育局擔任副局長,任建明表示同意,卻被我否決了,不過,我最終還是給了趙平海面子,讓張東峰去了縣文化廣播電視旅遊局。」

  「再看看風向。」

  就在任建明和錢定康互相猜疑的時候,躺着中槍的趙平海心裏卻有些憤恨。

  張東峰搞出這份方案,居然事先不向自己進行通氣,而是直接提交給縣委、縣府!

  在趙平海看來,張東峰提出的這份報告非常好,討論通過後就會形成一項好的決策;而好的決策,必然會帶來好的工作成績;只是收穫這份工作成績的人主要是任建明和錢定康。

  張東峰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究竟想幹什麼?

難道耐不住寂寞了,想投向其中的「一邊」了,想拿這個方案作為「投名狀」?

  趙平海很想找張東峰問個明白,只是拿起電話又放下了。

  畢竟自己不是張東峰的分管領導,難道對他的工作直接進行質問?

  而且,自己主動進行質問的話,就是明顯不相信張東峰,那麼好不容易建立的關係將會產生裂痕。

  現在已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說,也許是年輕的張東峰不甘心,不想混日子,而是想實實在在地做點事情。

  罷了、罷了,再看看吧。

  不過,趙平海雖然不去質問張東峰,但他還是撥出了一個電話:「梅書記,我有個重要情況想向你當面進行彙報。」

  梅武傑看完趙平海送來的關於建設三明山森林公園的報告,稱讚道:「朱宏華眼光毒辣,居然找了這麼能幹的秘書。

不僅文筆好,而且還有經濟頭腦。」

  「三明山森林公園如果順利建成和運營不錯的話,將對全市的旅遊開發工作都有指導和借鑒作用。」

  「對了,平海,你怎麼看?」

  怎麼看?

趙平海當然知道問的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而不是問這份報告如何?

梅武傑自己都已經肯定了這份報告,根本就不需要趙平海再來稱讚。

  趙平海如實說道:「梅書記,如果張東峰事先向我彙報,我肯定會支持他。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他事先並沒有向我報告,我不知道他究竟想幹什麼?」

  梅武傑問道:「平海,是不是張東峰覺得你會阻止他?」

  趙平海想了想,回應道:「梅書記,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倒不大,關鍵是他會不會有其它的想法?」

  梅武傑把頭靠向沙發,一時沒有說話。

  趙平海繼續解釋道:「梅書記,也許是張東峰想抓住機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期望得到領導的重視和重用,他這麼年輕,我也理解他的做法。」

  梅武傑擺了擺手:「理解他?

了解他才能理解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