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重生之工業狂潮]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新工程(2)

說:「安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您果然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您放心,有些話我會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裏,我們一定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唔,還有一個問題,我想徵求一下您的意見。」
安老爺子說了一通肺腑之言,又被吳家棟捧了捧,這時就覺著胸中暢快了許多,便哈哈笑着說,「你說說看。」
吳家棟說:「是關於小陳轉到國內的那筆外匯收入,如果按照2000億刀計算,換成人民幣就是16000個億,財稅貢獻將接近4500億,不瞞您說,我都被這個數字嚇到了。」
安老嗬嗬笑着說:「我也沒想到,這孩子有這麽大的胸懷和手筆。」
吳家棟點點頭表示讚許,「可是,這筆錢怎麽預算我心裏還沒譜。」
安老爺子霎時明白吳家棟話裏的意思。
這筆錢轉入國內,是陳立東在索亞向周立坤提出來的。
不過錢尚未到位,算是一個空頭支票。
為啥沒到位?
當然要看看國內的態度。
什麽態度?
首先就是要讓陳立東痛快!
包括前邊說的向滬市某位大佬開刀,這就是態度。
否則憑什麽送過來一個大禮包?
再就是將這筆錢花到哪兒,政府不能白白佔便宜,把支出去向說清楚才對得起出錢人的一片好心。
其實今年的財政支出盤子已經定好了,這新增4500個億的收入如何支出要放到後半年調整時作出安排。
如果是通常渠道增加的收入,那就各個方面撒撒水就行了。
可這是4500個億,而且是某個人貢獻來的,平均分配就是堅決不可取的。
拿去購買山姆國債也不行,周立坤已經將與陳立東那次談話的內容原原本本地報告上來,陳立東對購買山姆國債很不感冒。
那怎麽花呢?
這才是吳家棟來找安老爺子商量的更重要的目的。
他心裏很清楚:
如果這筆錢花得值,明年還會有!如果陳立東不滿意,那就很難說了。
「你們是怎麽計劃的?」安老爺子問道。
吳家棟說:「有關部門提出了十幾個項目,包括增加對『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的財政支持,增加對良種、農機的支農補貼以及保護價收購大豆等農產品,還有人提出要增加電力、鐵路、公路、通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投入。」M..
安老爺子搖搖頭,「我看過內刊,國家去年財政收入增幅很大,理論上是不缺錢的。
元宵節的時候小陳我倆通過電話,他的意見跟你說得不一致。」
「他怎麽說?」
「他說與其撒芝麻鹽,不如辦兩件大事?」
「大事?什麽大事?」
安老爺子想了想說:「他說,建議增加對新農合的支持力度,同時實施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吳家棟想了想說:「新農合、新農保……是吧。」
「沒錯。小陳說國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得不錯,建議提高標准,擴大試點,增加覆蓋面。
他說我們是人口大國,雖然做不到全民免費醫療,但是一般醫療費用報銷50%還是能做到的。
至於新農保,他也建議抓緊在各地推行。
『兩新』中需要國家財政支出的部分,應該用不了4000個億。
如果以後年度有缺口,他還會以同樣的方式支持給國家。」
「這……」
吳家棟現在算是看明白了,陳立東就是在和國內某些經濟學家唱反調:
你們不說「取消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福利,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嗎?
哎,我就不,我就要支持新農合,推行新農保。
你們不說「華夏不應該建成福利社會,否則人們沒有危機感,就可能不好好工作」嗎?
哎,我就偏偏支持國家提高對農民的福利待遇。
嗬嗬,有意思。
吳家棟又大致算了個賬:
就算全國推行新農合,需要國家財政支持的資金大概不超過600個億;新農保已經在吳州試點兩年,原計劃逐步在全國推開,既然有這筆外快,迅速啟動起來也不難。
根據既定的政策,新農保基金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方式建立,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中西部地區原計劃是政府全額補貼,東部地區補貼50%。
粗略計算,就算在全國普遍推開,廣大農民也需要有一個認識的過程,估計需要財政補貼的資金不會超過1000億。
「好吧。我明天去北鋼調研,看一看他們新建的高爐。返京後,就組織有關部門展開調研。將有關費用測算出來,下半年就全面推開『兩新』工程。」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