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重生之工業狂潮] - 第五百六十章 不負使命

不負使命!說出這句話,頗有些大將出征凱旋的意味。但後邊一句
「總算站住了」,也暴露了杜昌海的無奈。亞齊鬧獨立,游擊隊沒有後方、沒有根據地,海嘯過後亞齊沿海曾經屬於游擊隊的據點都陷入一片汪洋,包括羅克納小鎮也毀於巨浪之下。
最初時支援給朱化裏,准確地說是陳天雄的補給,還能通過海上進行補給。
海上補給使用的是華夏903型補給艦,這種艦艇華夏只建造了兩艘,於2003年下水、2004年初入列,其中1艘被趙常山賣到了索亞。
這是一種大型補給艦,排水量接近3萬噸,續航能力可以實現上萬海裏。
903艦艦體採用雙層設計,中部設有2座補給門架。靠近艦艏的是液干兩用補給門架,每側設有兩個補給站,門架下方有許多獨立隔開的液貨、乾貨艙,可以裝載燃油噸、水250噸、彈藥食品等乾貨680噸。
船尾的設施主要是直升機甲板、直升機庫,配備一架直8艦載運輸直升機。
大型補給艦還有個名字叫做
「遠洋奶媽」,擔當著遠洋艦隊的儲物艙、加油站、醫院來使用。跟補給艦一起出動的,還有一艘小型登陸艇。
它的型長為28。6米,寬5。4米,吃水1。4米,排水量只有128噸,配有兩台柴油機。
它的艦艏是平板設計,能夠直衝海灘,可以運載主戰坦克、車輛或50噸貨物。
亞齊大海嘯停息後,補給艦很快就到了亞齊北部海岸,為游擊隊的幾個據點運送了大量的食品和淡水,然後分發給附近的災民。
但是幾天後,朱化裏與政府當局談判破裂,加曼政府軍向亞齊繼續增兵。
6架印尼c-130「大力神」運輸機在班達亞齊機場附近空投了500名傘兵,超過15艘軍艦運載了1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在亞齊北部海岸登陸,主力則沿着東蘇門答臘島的南北海岸線公路向各個城市包圍攻擊。
而此時,亞齊各地的游擊隊能夠組織動員起來的不超過5000人,與政府軍的力量為1:10。
交火發生在班達亞齊和皮蒂、比倫等地,一周後就再沒有正面抵抗了。
政府軍在佔領城市後,開始堅壁清野。他們在城市外建立集中營,將村落裏的居民集中到集中營裏,聲稱在消滅游擊隊後再把他們放出來。
特別是在班達亞齊一帶,政府軍採取了拉網式搜索的方式,捕殺自由亞齊運動分子和他們的同情者。
政府軍還用食品作誘餌,當地人如果檢舉出反抗分子和游擊隊員就能獲得獎勵。
在政府軍發起攻擊後,蘇門答臘省通向亞齊的交通暫時中斷,政府軍聲稱已經切斷了對游擊隊的補給,受災民眾的救助將由政府軍完成。
在輿論上,加曼政府自談判破裂後就加強了對媒體的管控,禁止刊登來自亞齊方面的消息。
外國記者關於進入亞齊採訪的要求也遭到拒絕,有關部門表示:自由亞齊運動組織已經被定義為
「恐怖主義組織」,無法保障記者的人身安全。杜昌海帶領隊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的亞齊。
他這支力量,在趙常山口中稱之為誌願軍,而陳立東則叮囑杜昌海,務必交代給戰士們,他們是受自由亞齊運動組織僱傭的教官。
其實,王普華率領的海軍才是第一批支援亞齊的武裝力量。補給艦、登陸艦都歸王普華這位索亞海軍司令掌管。
不過隨着加曼海空軍的介入,補給艦隊只能遠離亞齊附近海域,跑到公海游弋。
杜昌海帶領的隊伍先乘坐一艘072型登陸艦來到亞齊南部海域,然後換乘潛艇,躲過海上巡邏的加曼國海軍力量,再用橡皮艇靠岸,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登陸後,杜昌海在加雅縣附近的叢林裏見到了朱化裏,也見到了需要自己訓練的游擊隊員。
這支隊伍稱之為叫花軍才對,在城鎮與政府軍交戰後,主力已經不足2000人,據朱化裏說還有幾千人活動在皮蒂、比倫一帶。
游擊隊的裝備已經嚴重不足,至少一半人沒有武器。這樣的隊伍要訓練出來,其實很難。
首先是語言不通。亞齊人大都不懂漢語,要由朱化裏提供的
「翻譯」才能實現溝通交流。然後是風俗習慣,許多亞齊人是穆斯林,飲食方面有禁忌,虔誠的穆斯林要定時祈禱,吃飯要保持與非穆斯林的距離。
這些讓索亞來的教官們很不習慣,並且隱隱感到一種疏離,甚至隱隱的敵意。
還好杜昌海老家在駝城定遠縣,縣裏有幾個村是穆斯林聚集地,他從小就接觸回民,在與亞齊的穆斯林相處時就顯得容易一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