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重生之工業狂潮] - 第五百五十五章 綜合治沙(2)

傳下去。」
周小民苦笑着說:「這得請示大領導們。」
陳立東嗯了一聲,繼續翻了翻平板電腦,接着發表建議:「解決了土地權限問題,我再說第三個問題,就是關於治沙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問題,這也是能夠保證沙漠治理持續健康推進的關鍵。
在我的規劃中,我們的治沙工程將沿着交通幹線向沙漠中心開進,綠化區域將穿越烏審、鄂托克,到達黃河岸邊。
工程會跨越兩個省份、多個地市,途經山樑、河流、谷地,其間會連接城鎮村莊、礦山工廠、農田牧場。
所以我們一定要與當地實際緊密結合,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果則果。
比如在主次交通幹線兩邊,要建設防風林帶,搞草方格固沙。
在區域平整、土質適宜、降水量有保障的地塊進行膠水治沙,改造成耕地,吸引當地百姓種植大豆、小麥、藥材。
而高原、坡地,如果適合可能要修建水庫,含蓄水源,然後採取堆壘上山、引水上坡的方式,種植林木果樹,發展林下經濟。
在牧民集中的地方,勢必要重新規劃草場,引導牧民發展現代牧業;風景宜人的地方,可能要打造經典、開發景區;遇到適合的礦藏,也要選擇是否開採。
所以,我認為今後的治沙工程必須詳細勘察、科學規劃,企地結合、統籌設計,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分步實施、以點帶面,培育產業、產生效益。
只有把治沙工程做成一個帶動兩省、六市產業升級的係統工程,才能更有意義。」
周立坤帶頭鼓起了掌讚許道:「小陳說得好啊,我理了理你的思路就是:中央政策推動,兩省、六市動員,東華資本引領,社會廣泛參與,帶動產業升級。看來你是真動腦筋了,值得我們學習。」
陳立東連連擺手說:「我是有了幾個臭錢才敢臭琢磨,讓各位領導見笑了。」
周小民沒有吱聲。
他已經是司局級幹部,距離高級幹部還有一步之遙,但他的履歷有缺陷,那就是沒在地方上任過職。
在他的計劃中,實施一億畝治沙工程是比較理想化的。
比如以現有的兩萬畝沙改地為樣板,在駝城、伊盟以及其它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複製,每年搞一批,爭取用十年八年完成。
這樣的模式有着計劃經濟的影子,考慮問題就不全面,這樣的思維在市場經濟下往往會脫離實際。
在陳立東看來
,現有的兩萬畝沙改地,只是一個紅彤彤的蘋果,既好看又好吃。
但要想吃到更多的蘋果,不是花錢買,而是栽種、培育一棵蘋果樹。
「那我們需要的大豆怎麽辦?」周小民忍不住,還是問出了他最關注的問題。
「周司長,您就放心吧,現在我們的大豆市場總體上沒問題,」陳立東安慰道,「我們去年採購的大豆還有少量庫存,趙成誌已經在對全國大豆種植面積進行統計,大概過幾天就要到大豆主產區進行收購合同。」
說到這裏,陳立東又拿起平板,點開了一份文件,看着文件說:「大豆協會預計,今年國內市場大豆壓榨總需求為4500萬噸,現有庫存0萬噸,能夠維持上半年運轉。
南美的大豆還有兩個月收穫,他們已經在期貨市場訂購了800萬噸,兩個月後再從北美市場訂購1600萬噸。
由於價格上漲,我們預計國內產量為1780萬噸,總體上不會形成新的大豆危機了。」
「不對呀!」周小民抬頭看着陳立東說:「你這個算法不對,大豆庫存是維持的,現有這庫存0不能算在總需求裏。這麽算至少還有250萬噸缺口。」
陳立東也趕緊去檢查平板電腦中的資料,然後恍然道:「差的那些在澳洲,趙成誌在澳洲訂了200萬噸大豆,另外萊納公司在澳洲有一片土地,已經播種了大豆,至少能收穫50萬噸。」
「澳洲有那麽多大豆嗎?」周小民還是存在疑問,因為按照他了解的情況,澳洲去年大豆的產量才只有100多萬噸。
「沒有就種啊,澳洲那邊9月下單10月播種,到4月就能收穫。
我們向一些農場主租賃了一些土地,然後又向那些農場主簽訂了協議,長期低價供應他們豆粕,這也是雙贏的事情。
另外,我們在西澳納拉金一帶新開墾了幾百萬畝大豆田,據說長得還行,畝產能夠超過100公斤。」
周小民撇了撇嘴,心說你就折騰吧。
不過還是長出一口氣,他是農業部計劃司司長,去年大豆危機發生後,被部裏抓了壯丁安排了個大豆辦主任的職務。
現在看已經沒啥大問題了,有陳立東背後支持的大豆協會運作,華夏大豆經濟應該能步入正軌了,這個大豆辦該撤了。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