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重生之工業狂潮]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夸夸其談

看到陳立東的情緒恢復正常,周立坤問道:「小陳,稀土的事情這麽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能說說你的下步打算嗎?」
陳立東想了想說:「我打算關掉國內的稀土工廠,將稀土金屬加工放到索亞。」
「在索亞生產稀土?那國內需要的稀土怎麽辦?」周立坤訝異地問。
「可以從索亞進口啊,國內企業購買稀土金屬我們一律歡迎,在價格上也會給予優惠。
只要這些企業保證不轉賣稀土,全部用於自身加工製造所需,我們將不限量提供稀土。
當然啦,那些單純搞稀土進出口的企業,就不要參與稀土經營了。」
周立坤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陳立東繼續道:「周主任,我還計劃在索亞設立金屬交易所,從事各類金屬的現貨和期貨交易。
交易品種包括銅鉛鋅錫鋁鎂,甚至黃金和鉑金係列,稀土也在經營範圍之列。
索亞已經建設了大型深水港口,港口腹地也已經建成了多個金屬倉庫。
我們委託中船重工製造的遠洋貨輪即將投用,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非常快捷便利的接卸、存儲、運輸服務。
我還在開發一款交易軟件,為會員客戶在線上進行競價交易提供技術支撐……」
周立坤看着陳立東侃侃而談,嘴巴長得老大。
陳立東的一番言論讓周立坤想起了陳立東的前任。
當年陳立東還未發跡,華夏首富的稱號屬於一位蜀省人。
他叫穆錫忠,曾經做過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用罐頭換飛機。九十年代初,穆錫忠用罐頭、服裝、衛生紙等產品,為蜀山航空公司換回來4架圖–154飛機,解決了蜀山航公公司外匯不足、資金拮据的問題。
那一次穆錫忠對外宣稱沒用自己出一分錢,干賺了一個億。
第二件是發射衛星。1997年9月的時候,穆錫忠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和山姆、不列顛、毛熊的航天公司達成了協議,已在毛熊發射了兩顆衛星。
真實情況是,兩顆衛星的所有權並不屬於穆錫忠的公司,他只是獲得了衛星的使用權,並且需要繳納高昂的租賃費。
在這筆生意中,他損失了兩個多億人民幣。
第三件事就是開發霍勒金。霍勒金是蒙省與毛熊交界的口岸城市,10年前穆錫忠提出投資100個億,把霍勒金打造成華夏北方的東珠。
然而這個目標也沒有達成,穆錫忠因「夥同他人共謀,採取虛構進口貨物的事實,騙開信用證,非法獲取資金達6.2億餘元,並造成了2.9億餘元的經濟損失」,於2000年5月30日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曾經的「首富」已經成了「首騙」,現在穆錫忠正在一邊申訴,一邊在洪山監獄給犯人們講自己創業的故事。
而眼前這位年輕人,夸夸其談起來,竟然與穆錫忠有幾分相似。
要不是他曾經創造過各種財富神話,周立坤真想拍拍屁股走人。自己也是五十齣頭的人了,要是被這個小夥子忽悠瘸了,就真的晚節不保了。
只聽陳立東繼續說:「索亞金屬交易所將接受人民幣作為銀行和經紀商們的質押品,推動我國貨幣向全球化邁出新的一步。」陳立東的這一句,充分勾起了周立坤的興趣。
這可是貨幣全球化啊!非常敏感而又宏偉的目標。
當今世界能稱之為國際貨幣的只有刀勒,其次是歐朗,其它諸國貨幣都稱不上。
評估一種貨幣的全球化狀況,一般圍繞該種貨幣在國際貿易結算、國際貸款市場、國際債券市場和對外直接投資方面的使用量進行綜合打分。
如果以刀勒的全球化水平為標准100來對照的話,那麽歐朗的指數接近40,日元的指數為28.2,人民幣只有2。
這2分是怎麽來的呢?主要是人民幣在港澳地區以及在獅城、暹羅、加曼和索亞等周邊國家有一定量的流通。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有什麽好處呢?
最現實的就是可以收鑄幣稅。
鑄幣稅收入在國內是通過立法強制執行的,利潤歸國家所有,是央行發行貨幣的收益。
任何國家發行紙幣都是藉助貨幣發行權向紙幣持有者籌集資金的過程,是對紙幣持有者財富的一種無償佔有。
在本國發行紙幣,鑄幣????????????????稅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發行國際貨幣,則鑄幣稅取之於外國、而用之於本國。
第二點好處就是可以增加在國際經濟中的產品定價權。
目前華夏在對外經濟往來中幾乎完全使用外國貨幣,每筆交易使用何種貨幣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隨着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中國經濟的連年高增長,對於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大量需求,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甚至翻番。
人民幣國際化,就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