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當太監》[影帝他不想當太監] - 第27章 我,橫店小太監(2)

>
這根含金量絕對不超過三十塊錢的兼毫,都快被他寫禿嚕了。

然而,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

這時候,吳啟導演的話打消了他的疑慮:

「烏導非常欣賞你的字,極力向我推薦你,你為劇組寫的字,拍完戲之後全部送給他,這是他參與監製這部電影的酬勞。」

原來如此。

錢宸毫不客氣的挑挑選選。

非常的專業。

狼毫、羊毫、兼毫。

提筆、斗筆、屏筆。

長鋒、中鋒、短鋒。

給劇組寫字,工作量非常大,還有不同的字體和大小。

他可不想用一根筆死磕,會把他累死。

此外,他還選了一根羊毫,他學的是趙孟頫,羊毫最能寫出那種飄逸感。

這個算是送給他個人的。

烏茲牛非常肉疼的看着錢宸挑了他最珍貴的那根羊毫湖筆——據送禮的人透露,說是出自製筆大師之手。

只希望錢宸能給他用心點。

錢宸收起羊毫,拿起一根狼兼毫,看向烏茲牛:

「烏導,既然筆都提供了,紙墨估計也備好了,咱也不耽誤,現在就開始吧。」

有機會看大家揮墨。

烏茲牛也不心疼被錢宸拿走的羊毫了。

很快就把東西給準備妥當。

錢宸按照吳啟導演的要求,開始寫書法。

他寫的倒也不快,雖然他們這一派以快著稱。

據說,趙孟頫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

日更萬字啊。

還有更變態的,據說一天可以寫三萬字。

他就是康裏巎巎,字子山,因為巎巎二字實在是生僻,所以很多書法學習者都直接稱呼為康裏子山。

錢宸正常情況下,一天寫四千到六千完全沒問題。

但這樣一來,幾個小時就把任務完成了,豈不顯得他的工作無足輕重。

所以,他寫的就非常慢了。

烏茲牛幾個並不催促,反而覺得這字寫的格外賞心悅目。

弄得吳啟導演後有些後悔。

不應該答應要把這些字用完之後就送給烏茲牛。

被佔大便宜了。

我本來就不缺監製啊。

而烏茲牛要做這個監製,出發點也非常的簡單。

他必須要看好「自己的字」,以免被工作人員不小心給弄壞了。

這可都是寶貝啊。

錢宸一邊寫,一邊聽吳啟解讀劇本,解讀柳如是和錢謙益。

這兩位雖然也算是明朝人。

但他真的不熟。

他獨攬朝綱、殘害忠良的時候,柳如是還沒出生呢。

而錢謙益那會兒,也才一歲。

當錢宸聽到「水太冷」,差點就笑噴了。

艾瑪,還有這操作。

不過柳如是拉着丈夫去死節,不管細節如何,倒也令人欽佩。

難怪這電影叫《柳如是》。

而不是《錢水太冷》。

然而,在介紹錢謙益的時候,吳啟導演說他是吳越錢氏,錢宸頓時就不舒服了。

感覺有被內涵到。

吳越可大了。

咱家和他鐵定不是同一個祖宗的。

烏茲牛和吳啟都是文化人,還都主攻歷史劇方向。

尤其是烏茲牛,基本上就是歷史專業戶。

不同於吳啟對錢謙益的態度,他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吳啟在這部劇裏頭,多多少少還是要美化一下錢謙益的,不然這電影真沒法拍了。

淡化悲劇,展現文化風情。

不然人家琴川官方也不會大力支持。

錢宸寫的第一篇,是柳如是《河東君仿古真跡》。

據說作品真跡現藏於米果弗利爾美術館。

賊特涼的鬱悶。

大明朝的萬歲爺一個不如一個,竟然被蠻夷騎在頭上。

這蠻夷看起來挺凶的。

沒想到會被更多的蠻夷欺負。

剛接觸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錢公公都想割掉唧唧。

回去踢翻老朱家的皇帝。

滅了清蠻,然後揮師四海。

不過,眼前大利東方,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也就不需要他瞎折騰了。

錢宸所能看到的,都是攝影作品。

他力求能夠在書法中重現柳如是的筆鋒骨勁。

柳如是的書法,屬於董其昌一派。

明末清初,董其昌書法盛行於世,在柳如是的作品裏,也不難看出董書的影子。

這是錢宸沒有接觸過的人。

倒不是時代差距,董其昌出生於1555年,和錢宸同歲。

只是董其昌1589年34歲才中進士。

錢宸1582年就已經做到司禮監掌印大太監了。

要不然的話,錢宸倒也可以把他叫到座前,讓他給自己寫幾幅字瞧瞧。

就是不知道,一個文弱書生被凶名在外的廠公大人召見。

還能不能保住文人體面。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