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寧裴重年》[夏心寧裴重年] - 夏心寧裴重年第42章(2)

京與波斯盟約一事,便就此作罷。」
第四十二章皇帝將伊魯前來進貢的幾大箱子一併退了回去。
皇帝下了詔,讓伊魯帶人即日出宮反悔波斯,伊魯咬着牙卻又不能說什麼,算是吃了癟。
解決了波斯一事,皇帝心情大好,不斷在太后面前誇獎着裴重年。
「昭昭啊,真是長大了,母后是不知道昨日昭昭那番言論,就連朕都被昭昭驚到了。」
皇帝看着裴重年,眼裡滿是欣喜與驕傲之色。
「這就是朕的妹妹,西京的長公主,若是天下女子都有昭昭這般氣度風範,那便是西京之大幸!」
太后看着皇帝,緩聲說道:「雖是計謀,但今日哀家為晚昭挑選夫婿可是認真的,哀家選了幾個合眼的,甚是不錯。」
裴重年看着皇帝,使了個眼色,微微搖了搖頭。
皇帝見狀,連忙說道:「那些個群臣子,有幾個配得上昭昭的,朕再留昭昭陪太后幾年,待有合適的,朕親自為昭昭挑選。」
太后閉着眼,撥弄着佛珠,對皇帝說道:「你們兩個別在哀家面前使眼色,你們兄妹都是哀家的親兒女,怎麼想的,哀家還會不知道?」
太后睜開眼,看向皇帝:「哀家知道皇帝你捨不得晚昭,可晚昭到了適嫁的年齡,總要出嫁的,這多個人疼愛晚昭,哀家這顆心也算放下了。」
皇帝看了看裴重年,對太后說道:「母后,朕知道您是為了昭昭好,但嫁娶也需昭昭自己中意才是。」
太后抬起眼,看向皇帝:「那這麼說,晚昭是有了中意之人了?」
皇帝搖頭:「沒有。」
太后沉聲道:「你讓她自己說。」
隨後轉過頭問裴重年:「晚昭你說,可有中意之人了?」
裴重年看了看皇帝,後者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她勾唇笑了笑,對着太后點頭道:「有。」
皇帝聞言微微一愣,看向裴重年,心中便猜到了裴重年所說的是誰。
片刻後,皇帝才無奈搖頭苦笑,對着太后道。
「母后啊,這女大不中留了啊……」……宮門外。
伊爾出了皇宮門,看着皇宮侍衛們將那幾個大箱子搬到他們來時的駱駝車上,急得直跺腳。
伊魯低聲命波斯人駕着駱駝先出城,伊爾跟在後面,走在西京大街上嚷着。
「哥!
我們不能就這麼回去!」
伊魯不作聲,面色陰沉。
他的計劃落了空,就這麼空手回去,他不甘心。
「都怪那個什麼長公主!
什麼選夫婿啊,都是借口!
她就是想藉此趕我們走!」
伊爾跺着腳大喊着,咬着牙罵著裴重年。
路過的人群中,一個身影聞聲頓住,向伊爾看去。
伊魯呵斥着伊爾,伊爾這才咬着牙,氣憤地直拍打着駱駝。
兩人還未出城,便被一男子攔住。
伊魯看着眼前的男子,身穿素衣,走路一瘸一拐的,面容頹廢。
「方才聽二位提到長公主,可是在說裴重年?」
那男人抬起眼,看向伊魯。
伊魯皺眉:「你是誰?」
那男子站直身子,冷笑道:「我是那裴重年的夫婿——夏心寧。」
第四十三章伊爾打量着眼前的男子,滿臉的不相信:「那怎麼也是個公主,怎會有你這樣的夫婿?」
夏心寧冷笑着握緊了拳頭。
「我府上至今還有與裴重年的和離書,二位若是不信,隨我回去一看便知。」
伊魯伊爾對視一眼,伊魯轉頭問夏心寧:「你想說什麼?」
夏心寧眼裡露出一抹陰冷,對伊魯說道:「若是有關裴重年一事,或許我可以幫你們。」
自從萬歲山上,裴重年在破廟裡用銀針刺入他的穴位後,他便昏睡了過去。
等他再次蘇醒的時候,身邊擺着的就是聶幼漁的屍體,而他打那以後也傷了命脈,成了裴重年口中的『閹人』。
沈家落敗,沈夫人知道此事後更是瘋癲,家中僕人見此,盡數散了,沈夫人獨自一人在家時,竟溺死院中潭內。
如今沈家,只剩下他一個人。
他本以為自己再無翻身復仇之日,誰知他今日上街買炭,卻聽到了裴重年這個名字。
夏心寧跟了伊魯伊爾一路,看着兩人的打扮便知是波斯來的,二人氣質不凡,定然不是尋常使臣。
夏心寧便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你可知我們所為何事,就敢說能幫我們?」
伊魯看着眼前的男人說道。
夏心寧抬眼:「不管是什麼事,只要事關裴重年,皇上一定會答應。」
伊魯眯起眼看着夏心寧,聲音冰冷:「我憑什麼相信你?」
夏心寧勾了勾唇,看着伊魯說道。
「你們是波斯來的吧?
你和這位姑娘穿的都是上好的絲綢錦緞,西京並未傳出有商人來此行商的消息,你們駱駝上的幾大箱子,應該是進貢的貢品吧?」
伊魯看着夏心寧,低聲問道:「你想要什麼?」
他想要什麼?
夏心寧陰冷地笑着。
他想要裴重年死。
夏心寧告訴伊魯,皇帝和太后極盡寵愛裴重年,只要擄走裴重年,再以波斯的勢力與之對抗,不怕皇帝不妥協。
客棧,廂房內。
夏心寧看着桌上的燭火,對伊魯說道:「每個月十五,裴重年都要去寺廟拜佛見故人,寺廟就在城郊之外。」
伊魯看着夏心寧說道:「從波斯調遣軍隊過來,最快也要半個月,你能保證萬無一失嗎?」
夏心寧抬起眼,與伊魯對視着:「可以調遣一支腳力最快的軍隊,作以威懾。」
伊爾噘着嘴說道:「你既然是那個什麼長公主的夫婿,為何如今變成了這副樣子?」
夏心寧冷笑着看向伊爾,目光陰冷,嚇得伊爾瑟縮了一下。
夏心寧沒有回答伊爾的問題,反倒是說道。
「因為她,我丟了許多東西,如今時機到了,我也該拿回來了。」
伊魯思慮片刻,便立即寫下書信,並許諾夏心寧,若事成後,夏心寧便以國師身份隨伊魯一同回波斯。
夏心寧摩挲着手腕,看着跳動的燭火,眉目陰冷,心下冷笑。
想要翻身名利,又何須死守着西京。
「裴重年,你欠我的,我都要一一討回來。」
第四十四章半月後,西京大雪。
宮門外。
攝政王府的馬車停在宮門前,馬蹄不斷在雪地上踏出印記。
裴重年上了陸廷舟的馬車,拍了拍斗篷上的雪,手指也被風吹得微微發紅。
陸廷舟伸手上前撫摸着裴重年的頭髮,裴重年身子一頓,陸廷舟溫聲道:「別動。」
裴重年聞言也不再動,陸廷舟修長的手指輕撥着她的頭髮,將她頭上的雪輕輕拂掉。
「太后已經下了懿旨,你冬日畏寒,不宜辦婚禮,先行三書六禮,待開了春,我便迎你過門。」
陸廷舟的聲音溫潤低沉,十分悅耳,看着裴重年的眼裡也帶着寵溺。
裴重年點點頭,輕輕『嗯』了一聲。
自上次太后問裴重年有沒有心儀之人後,陸廷舟便進宮向太后提親。
太后一向對陸廷舟頗有好感,年少有為,又為人正直,不論是品性還是地位,都與裴重年十分相配。
皇帝也知二人心意相通,也只能為二人賜婚,則由太后定良辰吉日。
如今二人也是有婚約在身的了。
皇帝坐在主座看着二人,皺起了眉頭,重重咳了一聲。
裴重年今日要去城郊寺廟拜佛,臨近年底,皇帝想着為太后求一尊長壽菩薩,便隨裴重年一道前去。
此次出行十分低調,皇帝只帶了一支禁軍前往,坐在陸廷舟的馬車上,不便驚擾城中百姓。
三人隨着馬車晃晃悠悠來到了城郊寺廟。
竹林間的小路上,伊魯騎着馬看着不遠處趕過去的馬車和禁軍部隊,一旁的夏心寧開口說道。
「那就是攝政王府的馬車,裴重年就在裏面。」
伊魯冷冷看着那輛馬車,他從波斯調來一支腳力快的先行部隊,其餘大軍都還在路上,需要些時日,但對付眼前的禁軍已經夠了。
臨近年關,寺廟求神拜佛的人極多。
伊魯讓人躲在竹林間,不要暴露出行蹤,禁軍也並未發現伊魯的軍隊在此埋伏着。
寺廟內。
一位暗衛走到陸廷舟的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陸廷舟眉頭微蹙。
皇帝見此,開口問道:「廷舟,發生何事?」
陸廷舟挺直背脊看向皇帝,低聲開口說道。
「我的人在寺廟的竹林間發現了一支軍隊在此埋伏着,看打扮,應該是波斯人。」
皇帝一頓,問道:「波斯人?
不是半月前就出城回了波斯嗎?
為何還在西京中?」
陸廷舟沉聲道:「應該是伊魯調來的軍隊,今日埋伏至此,便是早就知曉了我們的行蹤。」
「朕出來拜佛乃是臨時決定,伊魯為何會知道朕的行蹤?
難不成是宮中出了內鬼?」
一旁的裴重年搖了搖頭,開口道:「不是宮中出了內鬼,是有人沖我而來。」
陸廷舟的心也沉了一下,低聲道:「我們忘了一個人。」
皇帝聞言一頓,問:「誰?」
「夏心寧。」
「又是這個夏心寧,朕當初就該殺了他,斬草除根。」
皇帝冷聲怒道。
裴重年一雙秀眉也皺了起來:「他應該已經投靠波斯人了,是我們大意了。」
陸廷舟瞥向暗衛,冷聲問:「波斯人的軍隊有多少人?」
「回王爺,不過百人。」
「伊魯怎麼可能只帶這麼少的人在此埋伏?」
裴重年看着那暗衛問道。
皇帝思忖了片刻,說:「應該只是先行部隊,從波斯到西京至少要半個月,軍隊行軍更是緩慢,伊魯今日的目標不是攻佔西京。」
皇帝話落,幾人將目光放在了裴重年身上。
三人心裏都清楚,伊魯的目標,是裴重年。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