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殼》[外殼] - 第二十章 日記

張景天很聰明,第一次見到楊江的時候,明知道楊江背後的管道通向地下,卻壓住好奇心沒有多問。
不僅如此,在隨後的這兩個多月,他明明有好幾次機會可以進到管道裏一探究竟,卻還是硬生生忍住了。
身處末世的張景天深諳明哲保身之道,他知道楊江有很多秘密,但是楊江不願意說,他絕對不會深挖。
更何況他也是存了私心的,俗話說狡兔三窟,說不定哪一天危險來臨,這個黑漆漆不知通向何處的管道就是他們父女的保命之處,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張景天若是知道自己的擔憂很快就會變成現實,他怕是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淡定,可惜這個世界上唯一那麽一小撮可以未卜先知的人此刻都變成了白骨,所以送走楊江後,張景天滿腦子都是在考慮如何對付張鑫。
……
此刻,營地外的山坡上,楊江趴在一堆灌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絕紅外信號的偽裝毯蓋在身上,身體一動也不動。
夜視儀中,一個模模糊糊的紅外圖像緩緩從天空滑過,應該就是張景天口中的「斥候」。
看着無人機的身影漸漸從視野中消失,楊江鬆了一口氣。
得虧自己謹慎,每前進幾十米就用夜視儀觀察一次天空,不然還真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之前應楊江要求,張景天帶他離開時走的並非兩個月前第一次進入營地時的走過地下通道,他信任張景天,不代表他信任整個營地。
907基地隱藏着太多的秘密,絕對不能暴露,雖然通風口的位置很隱秘,但是要真有人上心,遲早能找的見。
就這樣走走停停,楊江在附近的山樑上兜了一個大圈子,花了大半夜的時間才回到通風口那裏。
仔細搜索一下四周,沒發現有人跟蹤,楊江跳進了通風口,直奔基地內部。
之前一直沒找到機會,現在他要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李天佑的個人通訊終端充電,看看基地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麽。
一連三天,楊江都守在通風管道出口,太陽能電池板被他蒙上了一層粗布放在陽光下,這樣雖然會嚴重降低電池的充電效率,但是粗布可以遮擋太陽能板反射的光線,勝在安全。
防護服的電池還沒有充滿,不過軍用的個人通訊終端質量非同一般,直到現在依舊可以使用,在嚐試了無數次密碼組合後,楊江最終居然用自己的生日打開了李天佑的個人通訊終端。
通訊終端裏最多的就是李天佑拍攝的照片,有李天佑一家三口的,有關於空1師戰友的,當然也少不了楊江的。
這些照片勾起了楊江無限的回憶,照片中的一幕幕就好像發生的昨天,現在回想起來,楊江的耳邊依稀迴響著照片中人的歡聲笑語。
誰又能想到,這些照片再次重見天日,居然是在五十年後。
一張張的翻看照片,楊江的眼眶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濕潤了。
如果說照片是楊江心靈的寄託,能讓楊江在這舉目無親的末世找到一絲絲慰藉,那麽李天佑的日記,絕對是敲擊在楊江心頭的重鎚。
「2061年6月17日,實驗遭遇自開始以來最大的事故,因為電力波動,楊江失蹤了,我本想一槍打死肇事的值班員替他報仇,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我要堅持下去,我相信總有一天,楊江還會回來的。」
……
「我違反了保密條例告訴陳教授還有另外一件生物外衣,只有這樣實驗才有可能繼續,楊江才有希望回來!」
「2061年6月18日,張戰召開了會議,陳教授說要麽是原型機沒有堅持住,楊江連人帶機一起被分解了,要麽就是他拉動了制動手柄,原型機被彈到了未來的某個時空,不然的話,係統回溯是可以把楊江帶回來的,哪怕是一具屍體。」
「希望這個老傢伙說的是真的,老弟啊,不知道你現在在哪裏……」
「2061年6月19日,中央政府派來了調查團,這幫人懷疑基地裏有人員投敵,故意破壞實驗,另外還有人在調查第二件生物外衣泄密的事情。」
……
「2061年6月27日,調查無果而終,看來實驗發生意外並非是有人刻意破壞,陳教授很硬氣,死活不說到底是誰告訴他第二件外衣的事情,雖然調查人員猜到了是我,但是沒有任何證據。」
……
「2061年7月4日,在陳教授的不斷努力和一再交涉下,第二套生物外衣被送來了,陳教授計劃對楊江出事那天的實驗數據進行再次模擬,看看能否確定楊江前往的年代。」
「新的問題出現了,第二套外衣無法自主附着在新送來的戰機上,看來之前生物外衣與隱身塗料具有親和性的結論是錯誤的。」
……
「2061年8月28日,實驗似乎陷入了死結,無論是什麽材料,第二套生物外衣都不附着,陳教授甚至冒險讓人體與外衣接觸,結果還是不附着。」
……
「2061年9月3日,生物外衣突然丟了,張戰已經封鎖了整個基地,一個角落一個角落尋找,難道真有敵特分子潛藏在基地?」
……
「2061年9月8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