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天宮而來》[他從天宮而來] - 第五章 京城披甲案

「自我朝高祖皇帝起兵平定天下起,天下大勢便為我大黎一家而得,後四百年氣運東流,幸得齊天府之諫移都東河郡,國柞方再綿延三百載,可如今天下之勢……」

衍康三十年,二月十三,春分日,太歲,日值受死,大事勿用。

深夜,京城,乾坤殿內。

年邁的衍康帝此刻神情肅穆,他雙手負後,於殿內左右踱步,時不時的皺着眉看向面前的鬚髮皆白的老者。

「封茗宣,有什麼事你便直說,朕可答應你,今日無論說出怎樣大逆不道的話,朕都赦你無罪!」

欽天監監察氣運走向,定一年時節,昭告天下,以報來年農耕順利,海晏河清,四海安康。

而老監正封茗宣今日於此時進宮,卻是為了另外一件事,一件足以改變整個大黎如今局勢之事。

封茗宣接著說道:

「氣運北移,主心不在大黎王庭,致使大黎內天災不斷,更是有州城瘟疫肆虐,若是長此以往,大黎易主,並非虛妄。」

欽天監監正封茗宣所言衍康帝如何不知,自繼位以來,大部分州城雖仍是海晏河清之景象,例如江淮兩地,例如靈州渤海。

可也有部分州城水深火熱,戎州大旱三年,顆粒無收。兗州蝗災過境,餓殍遍野。西南道瘟疫肆虐,人死如山。

這些年,這樣的情況不僅沒有得到好轉且更加的嚴重,朝廷連年撥款,可終究沒有任何辦法改變這樣的情況,這也一直成了衍康帝的心病。

「此為何意,你是在說朕德不配位,致使黃天降災?」

衍康帝當然知道欽天監監正封茗宣並非此言,只是此事已非一朝一夕所促就,若是得不到解決,說再多又有何用?

鬚髮皆白的封茗宣單手負後,捋了捋胸前的白須話風一轉說道:

「陛下可知,李字加冠為何?」

「為何?」

衍康帝眉頭一皺,沒有明白為什麼欽天監監正為何會問這樣的問題。可就在這電光石火之間,他猛地頓住腳步。

「氣運北移?李字加冠?季?!燕雲季氏!」

「沒錯!」

燕雲季氏,於高祖皇帝微末之時便跟隨其南征北戰,立不世之功勛。

大黎建國後,因其戰功卓著,季氏始祖被封一字並肩王,燕王。封地燕雲,統帥十六州,後世嫡系子孫可永享世襲罔替。

「封茗宣,此話如何說來?」

衍康帝雖然有一瞬間的懷疑,但終究是反應過來,雖季氏佔據燕雲已久,可其對朝廷,對大黎李氏忠心耿耿,這是天下都不爭的事實。

封茗宣依舊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說道:

「天下氣運一石,有多者便會有少者,而到了這一世,燕雲季氏之氣運更是空前,老夫聽聞那年輕的燕雲世子不過束髮之年便已是開陽境修為,長此以往,恐人心不在啊。」

「哎,朕又何嘗不知。」

長嘆了一聲,衍康帝扶着黃綢大案緩慢坐下,剛入春分,夜晚天風尚是寒冷,衍康帝將薄被披上,手中捧着溫壺,說道:

「且不說燕雲鐵騎以一軍之力力扛鐵勒,契丹兩國,鎮守大黎北方門戶,單說其在軍中地位已是近乎無人可撼動分毫,且季氏一族向來忠心耿耿,從無反意,朕與燕王季禮只秉承君臣之交,萬萬動不得。」

欽天監監正封茗宣表情微動,他剛剛並未提起要對燕雲做些什麼的字眼,但衍康帝卻第一時間說出要以季氏一族動刀的說法。

「陛下,老夫聽聞崇山王殿下李岱與燕王世子深交莫逆,或許這件事可以由未來的崇山王殿下來完成。」

「嗯?封茗宣,此言何意?」

欽天監監正封茗宣面帶笑容。

這晚,衍康帝與封茗宣所言註定不可能為其他人所知,甚至與起居郎對此事都未有隻言片語。

衍康三十二年,衍康帝李顯病重,二皇子李安發動兵變,欲奪大位。

年輕燕王世子季城奉其父命帶兵勤王保駕,最終在其推波助瀾之下得遺詔,不久衍康帝李顯駕崩。

臨終前,只與李岱說了一句話:

「李字加冠者,季也。」

同年,李岱登基繼位,立年號新康。

新康三年,燕王季禮離世,其子季城世襲罔替,繼任燕王之位,統攝燕雲十六州。

新康八年,李岱讓權皇后孫尚蓉,退居幕後,操控全局。

新康十二年,春節,燕王季城攜妻子顏蓉回京述職,當晚兩人便被單獨詔入皇宮,當晚同在御書房者還有欽天監監正封茗宣。

「為大黎蒼生百姓,李岱在此跪求王兄王嫂!」

這晚,京城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新康帝李岱雙膝跪地,跪在季城與顏蓉面前。

季城看着跪地不起,淚流滿面的九五之尊,久久無言,最後看向了一旁的顏蓉以及她微微隆起的肚子。

「若是為了大黎子民,我自當義不容辭,只是連累你以及我們尚未出生的孩子了。」

新康十三年春,燕王攜妻兒回京述職,首輔陸遠,尚書省令諸葛羽夥同文官集團聯名上書,痛斥燕王季城連同通敵叛國罪在內的二十七項大罪。

當日,燕王季城挎刀披甲入王城,此大不敬之行卻無一人敢攔。在面對滿朝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