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後周》[水煮後周] - (一)後周的前世今生

歷史是什麽?某種意義上理解,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普通人能擁有歷史嗎?不好意思,普通人擁有的只能叫過去,不能稱為歷史,因為地位低,根本不配。
歷史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得益於史官制度。史官會詳細記錄歷史上的大事件,而小事件則一筆帶過,甚至不予記載。
張三幾點鍾起床,李四幾點鍾睡覺,趙五在工廠打了多少螺絲。省省吧,史官才沒有閒情逸緻記錄普通人的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人家記錄的都是高大上的事件,記錄的都是和君王相關的事件。這麽看來,歷史也能算是帝王史了。
史官的記錄都是事實嗎?都是無可挑剔的嗎?當然不全是,由於個人的喜好,由於人為因素的影響,這些記錄會出現偏差。
譬如某些君王會突然心血來潮來到史官面前,笑眯眯的說。
小同誌,把你記錄的東西給我看看。
遇到這種情況,史官一般會予以拒絕,這些東西是不能給別人看的,只能留待後世點評。
就看一下下嘛,有什麽關係,做人不要這麽死板好不好?你這個小同誌肯定剛參加工作沒有多久,不知道各種潛規則。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活泛一些,這樣路子才能越混越寬廣嘛。
面對君王死皮賴臉的要求,或者盛氣凌人的威脅,有的史官不能堅持原則,只好拿出記錄給君王查閱。
滿紙若是恭維奉承、歌舞昇平的話也就算了,如果記錄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君王就會立刻甩臉色。
我早朝的時候沒有挖鼻孔,也沒有剔牙齒,更沒有對著文武百官們大暴粗口呀,你怎麽胡亂記錄?你這不是抹黑我的光輝形象嗎?要改,一定要改,一直要改到我滿意為止。更有甚者,乾脆自己充當起史官起來,提筆就改。
面對這樣的歷史記載,真實性是不是應該受到質疑?
後周是什麽玩意,怎麽沒有聽說過?知道秦漢,知道唐宋元明清,可是後周在哪個角落裏?
唐宋之間,有一段極其黑暗極其殘酷的時代,史學家門稱為五代十國。
水煮後周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五代十國。唐宋過渡之間,就是五代十國,顧名思義,是五個朝代和十個國家。五代是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則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十個國家。
中原泛指中國,狹義上指的是今河南地區,是以河洛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即是位居中央,八方來匯的地方,是聚眾謀議,定奪大事的地方,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自夏朝起,先後有商、周、漢、魏、晉、隋、唐,等二十多個朝代,三百多位君王定都或者遷都於此。別看現在的中原地區不怎麽樣,比不上北上廣深,似乎沒有多少存在感,要知道元朝之前可是妥妥的王氣所在,天子腳下。
十國是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楚、南唐、北漢。五個朝代十個國家既然放在一起,那麽必然是有聯係的。從地理位置來看,五代擁有的中原在中間,而十國則環繞著中原,有如眾星捧月一般。單從地理位置來看,就有了主從之分而事實也是如此。十國中有的向中原稱臣納貢,有的暗送秋波,有的低眉順眼。有骨氣的則自立為王,不拿五代當乾糧。正所謂我的地盤我做主,我也是一代梟雄,憑什麽要向五代俯首稱臣?總而言之,五代十國的關係是以五代為主,十國為從,並存於唐宋之間。關係融洽時稱兄道弟,翻臉了則拔刀子干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