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家逆子》[三國之袁家逆子] - 第025章 西涼軍殤

有歌唱道:東漢末年分三國……其實,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之間夾著的這段歷史,才是這個時間段中,濃墨重彩,最精彩之處!
這便是群雄逐鹿!
開啟這段歷史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率西涼軍進京的三國第一惡棍:董卓!
董卓惡事做盡後,終於不得好死,而他所率領的西涼軍,也盛極而衰,開始一分為二:呂布一部,李傕、郭汜一部;
呂布這一支的結局,大家都很清楚,在佔領徐州後,便再無作為,最終被曹操滅掉了!
那李傕、郭汜這一支呢?他們在打敗呂布、佔據長安時達到了高潮,可沒多久,繼續分裂了,又分裂出了張濟、樊稠等部。
然而,無論是董卓還是呂布,抑或李傕、郭汜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勇猛有餘,智計不足……最終,也都和董卓一般:不得好死!
還沒等到官渡之戰,這些人,便已經死絕了!
而強悍的西涼軍,也只剩下一根獨苗,張濟部。而張濟部的首領張濟,還在攻打劉表時,戰死了!
張濟戰死後,他的侄兒張綉繼承了這最後的一支部隊,佔據了宛城。
在宛城,張綉在於曹操的交戰中,先降後叛,殺了曹操的長子曹彰、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一舉重創了曹操……算是西涼軍,最後的迴光返照了!
隨後,張綉又與曹操大戰了一場,敗而後勝,也算對得起西涼鐵騎這塊招牌!
不過,讓人很難以理解的是,就在官渡之戰的前夕,張綉竟然又投降了曹操!而曹操,居然還接受了他的投降,令他領著殘部,駐守在陳留,護住曹操大營的右翼。
只是,在整個官渡之戰中,這個右翼,一仗都沒打……完美地詮釋了什麽叫「護住」……那當真只是護住啊!
直到此刻,袁紹軍終於大敗,曹操才令張綉出兵,去追擊袁紹的殘部。
准確地說,曹操親自率領主力,往白馬方向追擊袁紹本部;而他呢,則追擊袁紹的兒子:袁譚。
然而,讓張綉無法理解的是,他派出去的斥候打探的消息竟然是,敗退的袁譚的部隊,竟然有五六千騎兵,再外加五千步兵。而且,這支敗兵軍容整齊,完全不像是潰逃的模樣!
再反觀自己,雖然作為追兵,可騎兵只有一千多,步兵也只有abc 多,合在一起,不到人家的一半多!
這怎麽追?追上去送人頭嗎?
自知力量太弱的張綉,沒有如曹操命令的那般,全力追擊袁譚,而是隔着五十裏,遠遠地輟著:袁譚停,他便停;袁譚走,他便等袁譚走遠了,他再走!
小心地保持距離,隨時做好撤的準備!
一路跟到了鄄城附近,他探路的斥候沒有發現袁譚攻城,然後,沒多久,袁軍在鄄城附近消失了,而鄄城城頭依舊豎著曹家的旗幟。這種種跡象,只能是一個結論:袁譚繼續東逃了!
「好!走得好!」張綉聽報大喜過望,「走!我們去鄄城!」
原來,張綉也看中鄄城了!
只待袁兵一消失,他便領着他的四千人馬,火速趕到了鄄城跟前。開始叫門:「裏面的人,給我聽著!我乃楊武將軍張綉,奉丞相之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