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幽州開始》[三國從幽州開始] - 三國從幽州開始第2章 血氣在線免費閱讀(2)

增加。所以這一路走來,只要遇到有用兵器的事情時,張毅都是借的這些士兵死後留下的武器。

這個時代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患有嚴重的夜盲症,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夜間是不會發生衝突的。所以如果發生衝突,那就是不一般的事情。不過張毅和公孫瓚兩人都可以夜間視物不從在夜裡不能視物的阻礙所以兩人就悄悄的順着官道出發了。兩人這樣打探消息已經很多次了,所以很是默契,張毅只要跟着公孫瓚走就行了。

兩人差不多行了一刻鐘,張毅終於隱隱約約的聽見的打鬥之聲,現在是夏天,所以道路兩旁的草叢很茂盛,兩人就貓着腰,迅速的向著打鬥的方向而去,很快兩人就來到了地方。大約有五六十人在混戰,看起來非常的激烈,張毅看了一會兒也沒有看出個什麼名堂。

「伯圭大哥,該怎麼辦?」

既然看不出什麼,張毅打算問問公孫瓚該怎麼辦。

「稍安勿躁!我們在這裡觀察一下,只要威脅不到我們,我們就按兵不動。」公孫瓚輕聲說道。這是一個非常穩妥的方法,張毅也就點了點頭,靜心的觀察了起來。你別說這細細一看張毅還真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果然如張毅所想這兩方人看起來都訓練有素並不像是土匪劫道,話說這裡離襄陽城很近土匪也不會在這裡出現,一方人馬依靠馬車組成防禦處於下風看起來是一個商隊,張毅在一輛馬車前面的一個三角形的小旗子上看到了一個「糜」字,他就想到,這應該是徐州首富糜家的商隊,另一方清一色的黑衣蒙面人,看來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搶劫。

結果還沒有等張毅回過神來就發生了異變,糜家的商隊中,突然發生了一聲長嘯,然後就見一個長得非常肥胖手提大斧的壯漢,跳了出來,衝進黑衣人中砍殺了起來。張毅知道這是一個擁有「血氣」的高手,這是激發血氣進行戰鬥了,這些還都是公孫瓚給他普及的,用公孫瓚的原話就是有血氣的高手一般不會用血氣戰鬥的,因為一個人的血氣是有限的,如果血氣使用過度,那就會對自己造成損傷,一般只有拚命之時才會用,而平時都是用被血氣強化過的身體戰鬥。就在張毅一邊觀察一邊回想着這些時,車隊中突然衝出了三匹戰馬就向著張毅兩人這邊而來,張毅這會兒猛的驚醒,這是調虎離山眼看着守不住了就用血氣高手掩護重要的人離開。

「小山,我們必須幫忙了!這三匹**把那些黑衣人引向我們藏省的地方,我們肯定藏不住的,趁着這個商隊戰鬥力還不弱,我們必須打退他們,不然等我們獨自面對黑衣人會有大麻煩的!我上你在後面給我掩護。」公孫瓚急切的說完就提着長槍,沖了上去。

張毅也拿起手中的弓箭,毫不猶豫的拉弓射箭。

「咻,咻,咻」

張毅一口氣就射出了五隻箭,瞬間就解決了五個沖向戰馬的黑衣人,張毅來到這個世界後六歲就開始學習弓箭,比他知道血氣還早,在知道他家傳的弓箭訓練法可以產生血氣後那就更加刻苦了,所以張毅現在的弓箭技術可以說已然登堂入室了,八十米內不用瞄準,只要看到就能,箭箭命中。這也是張毅輕易拜公孫瓚為大哥的重要資本。以公孫瓚這種心高氣傲的人物,你要沒點本事,還想着光靠拍馬屁來依附上去嗎?沒有點本事是不行的,所以幹什麼都要有真本事,當小弟也一樣。

張毅出了一口氣,「咻,咻,咻」又是一輪五隻箭,趁着公孫瓚這個血氣高手吸引黑衣人的注意力。然後張毅就廢了!就只能看着公孫瓚提着長槍在人群中左刺右挑。其實在古代,射箭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一般訓練有素的弓箭手,一次就只能射出五支精準的箭矢,像張毅這連着射十支箭,還是拖了公孫瓚的指點,和他教給張毅射連珠箭的方法,不然他就只能精準的射五隻箭矢,在射就準頭不足了。

話不多說,雖然這群黑衣人訓練有素,但到底沒有結成軍陣,只憑的是個人的勇武在戰鬥,但比個人勇武,那有血氣的人可以說和沒有血氣的人差了很大的一個檔次,先前混戰的兩方都有一個擁有血氣之人,才能打的這麼旗鼓相當,這會兒在加上了公孫瓚這個血氣高手,和張毅的一波箭矢,黑衣人已經處於下風了。只要讓公孫瓚在這樣殺上一會兒,這群黑衣人肯定就崩潰了。

所以這會兒戰鬥看似很激烈,但張毅已經不怎麼擔心了,而是看着公孫瓚在人群中殺戮。讓張毅又想到殺人這件事,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可能想來是非常難過的一關,但到了這個時代之後,張毅可以說殺人這一關最容易過了。不說游牧民族每年的劫掠會殺死很多的幽州人,就說張毅這一路走來,哪天不在官道旁看見幾具人死後的白骨,這個時代死人太容易了!所以說看着看着就適應了,殺人感覺起來也就平常了。

所以在幾次土匪劫道時,張毅都是這樣用弓箭策應,加起來差不多殺了有二三十個人。其實弓箭一般是射不死人的,就比如張毅射出的這十箭,雖然箭箭命中,但能當場殺死的有三四個就不錯了,還剩下的那些只要及時救助還是能在活幾個人的。

這時那幾個騎馬突圍的人也調轉馬頭殺了回去,張毅也沒有閑着,而是快速的走進戰場,他這會兒其實還可以射幾支箭的,不過他這會兒的主要任務就是策應公孫瓚,所以在公孫瓚不發生危險的情況下,他是不會在射箭了,因為如果肌肉拉傷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果然如張毅所料,黑衣人眼看事不可為,在那個領頭的「血氣」高手的招呼下,沒堅持過半刻鐘,就撤走了。看到黑衣人撤走,張毅也快步上前,走到了公孫瓚跟前。

「多謝兩位小兄弟的幫忙,在下徐州糜家,糜芳,糜子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