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軟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 - 軟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第8章 離別在線免費閱讀(2)

平,對所有子女都一樣好的父母已經很難得了。

這些從爸媽給她置辦的那大包小包的東西,以及那二百塊錢和厚厚一沓子票證就知道了。

想着陳媽嘴上說的是少帶東西,可最後還是足足給她收拾了四大包的行李,就這還是陳書寧一再刪減的結果,不然恐怕再兩大包也是裝不下的。

原主和陳書寧都不是善於表達的性子,所有一直都是陳媽在說,陳書寧在聽,陳小弟偶爾會插上幾句。

娘仨正在屋裡說著話,就見一手撐着傘,一手拎着一個布兜的大伯娘進了屋。

「二弟妹,書寧今天走,我這也沒什麼可準備的,就給孩子煮了幾個雞蛋和鹹鴨蛋,讓書寧帶着火車上吃。」

聽見說話聲的陳書寧和陳建黨看見來人禮貌的叫了聲「大伯母」。

陳建黨更是直接將屁股地下的小板凳遞給了李桂蘭說:「大伯娘你坐。」

秦雅蘭也趕忙站起身,她也不跟李桂蘭客氣,笑着接過布兜說道:「我剛才還想着要給她煮呢,這正好大嫂你就給送過來了,倒是省了我的事兒了,對了大嫂,書竹的車票是哪天的?

我昨天去供銷社買到了不少瑕疵布,我給書竹留了一塊,夠做一身衣服的,一會兒大嫂回去的時候給書竹帶回去。」

說到自己女兒的李桂蘭也是一臉愁容,接過陳建黨的小板凳坐下後才悶悶的開口:「是後天一早的,正好明天出院,正好能趕上後天的火車。」

他們大房人口多,條件不好,雖然知道大西北那邊的日子不好過,不過家裡實在是拿不出錢來給小女兒疏通去好地方,也只能委屈了小女兒。

原主從小就跟這個堂姐玩得好,可能是有着原主的感情在,所以這會兒聽着李桂蘭的話陳書寧心裏也不好受。

起身回到屋裡,從陳媽給她準備的包里掏出了一兜水果,偷偷將裏面的蘋果和梨換成了空間出品的水果。

陳書寧都是挑空間里還沒完全成熟就摘下來的那種水果,不然就空間出品的那些極品水果一看就要露餡的,當然空間里的水果即便是不太成熟的味道也是要好過外面水果的味道。

將水果分成兩份,給自家小弟留出來一份,剩下的一份陳書寧就拎出來遞給李桂蘭。

「大伯娘,昨天一天光忙着下鄉的事情了,也沒來得及去看書竹姐,這些水果麻煩大伯娘幫我帶給書竹姐。」

一看是這麼金貴的水果李桂蘭哪裡肯收,忙要推拒道:「哎呀這可不行,這水果可是好東西,書寧你聽大伯娘的留着自己吃。」

陳媽一看陳書寧拎出來的水果就是一陣的心疼,倒不是她小氣,而是這個時候的水果實在是不好買,就那麼一小兜水果還是她託了人才買到的,這丫頭可倒好,直接就拿出來送了人。

不過東西拿都拿出來了,她也不好說什麼,想着依着大嫂家的條件一下子給書寧拿了五個雞蛋,五個鹹鴨蛋那也是不小的一份人情了。

看着水果的分量那丫頭也沒都拿出來,也就順勢跟着勸道:「大嫂你就拿着吧,書竹住院我這個做嬸子本也該去看看的,可你也知道這批下鄉的政策來得急,我這邊凈忙活書寧的事了。」

說著話的秦雅蘭又從褲兜里掏出五塊錢,連同陳書寧手裡的水果一起塞給了李桂蘭:「今個兒正好你過來,也省得我再跑一趟了,這錢你給書竹買點好吃的,跟她說等她回家二嬸再過去看她。」

妯娌倆撕吧了一會兒李桂蘭才將東西收了,說起來陳家雖然分了家,可還都是在一個院子里住着。

不同於大房住在二進的院子里,三房和四房那可都是同住在三進的院子里,也都知道陳書寧是今天一早的火車,如今卻只有李桂蘭拿了東西過來送送。

就憑這點她秦雅蘭就承了這份情,別說是一兜子水果了,就是再貴的東西她也捨得。

知道陳書寧是今天一早的火車,李桂蘭也沒有多待,坐了一會就回家了。

離別總是傷感的,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也要走,陳書寧的火車是早上六點半的,算着陳家與火車站的距離,一家人是五點半左右出門的。

因為小弟陳建黨還要上學,所以並沒有跟着去車站送她,而是陳爸和陳媽各騎着一輛單車帶着她和行李去了火車站,陳家只有一輛單車,另一輛是陳爸提前借好的。

本來一早上的忙亂一家人都沒有太傷感的感覺,可是在出門的時候,當小弟十分鄭重的將一沓零錢塞到陳書寧手裡的時候,陳書寧又非常沒出息的哭了。

零錢的面值最大的不過是一毛的,其他大多數是一分二分的,都是陳小弟平時一點點存下的,不管陳書寧說什麼都一定要姐姐收着。

其實陳書寧這次下鄉陳媽給帶的錢不少,因為東北那邊的條件艱苦,而上山下鄉運動又是國家提倡的。

所以當地知青辦會給下鄉的知青補助一些錢和東西,不過陳書寧要去的地方的東北,因為前些年那邊有補助被家裡領了卻沒有給知青置辦禦寒物資而導致知青凍死的情況。

所以這些年東北那邊的知青補助就改為由有知青本人在下鄉當地憑藉知青證領取,聽說黑省那邊的補助是八十塊錢。

加上陳媽給她二百塊錢,在這個時代也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足夠她將自己安置得好好的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陳爸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四五十塊錢,陳媽就更少了,才二十多塊錢,所以身揣巨款的陳書寧可以算得上是小富婆了。

好容易哄好了哭的鼻涕眼淚糊了一臉的陳小弟,又偷偷的將他給錢的揣回到小傢伙的兜里,一家人這才一路雞飛狗跳的來到火車站。

因為是知青下鄉的高峰期,所以即便是一大早的車站還是有着很多的人。

因為人多,加上這個時代的交通又不像後世那麼發達,因此這會兒京市火車站的人流真的與後世的春運有得一比。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