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浪到失聯》[人在秦時,浪到失聯] - 第二十七章:亡秦之機,第五次合縱的前奏!(2)

在河外大敗秦軍,尾追至函谷關後,卻突然帶人奇襲彼時還是聯軍盟友的韓國,趙、魏兩軍與楚、韓兩軍交戰一番後各自退去,信陵君也徹底失去了信譽,山東六國互相提防,不敢結成合縱。
這也是張良想請張機出山擔任合縱長的原因,因為山東六國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來當合縱長。
張機雖然籍籍無名,但是光憑他能得到仁道之劍湛盧劍的認可,哪怕他是張儀的後人,山東六國也會信任他,一如多年前的東周公國國君昭文君,天下尊之。
但,就算他能得到山東各國信任又怎麼樣?
合縱長不光是要得到山東各國的認可,還要有着足夠的力量在背後支持。
公孫衍作為魏相,有魏國的全力支持;孟嘗君是齊國的公室和相國,也有着齊國撐腰;蘇秦則得到趙肅侯的支持,才能對聯軍如臂指使;信陵君對趙國有恩情,能依靠趙、魏兩國的支持。
這四位合縱長,都有着各自的國家支持,才能指揮得動聯軍,但仍舊免不了各國之間的齷齪,從而出了各種亂子,張機背後又有誰?
還取信陵君而代之?
張良無非就是想讓他去當合縱聯軍的吉祥物和背鍋俠,用得到仁道之劍認可的他來吸引列國加入合縱,如果輸了就讓他來背鍋,贏了也只能算他些許功勞。
張良將張機代入了戰國時期大部分士人的心態,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以為張機會毫不猶豫抓住這個可以青史留名的機會去賭一把。
可張機並不是戰國時期傳統的士人,他是腦子被門夾了才為了些許名聲去干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一時間,張機的臉色驟變,看向張良的目光逐漸變得深沉。
張良以為張機是在猶豫,還想繼續勸說,卻被張機揮手打斷。
「子房,以後不必來了。」
張機的話讓張良的臉色很難看,張機沒有明言拒絕,但是這番逐客之言,不僅失禮,而且徹底斷絕了雙方繼續磋商的可能。
張機讓人送面露不愉的張良出門,自己坐在大廳內良久不語。
他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也許自己低估了張良、韓非這樣的智謀之士,也低估了那位平庸保守的韓相張開地。
是啊,張開地這樣一心求穩的保守之人,怎麼會贊同張良和韓非這樣冒險的疲秦之計?
這根本不是簡單的疲秦之計,而是連環計!
他不記得具體哪一年了,但歷史上的合縱還有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
第五次合縱大約發生在嬴政即位的最初十年里,在他掌權之前,趙將龐煖率領趙、魏、韓、楚、衛五國聯軍攻秦!
當時的秦國因為全力修鑿鄭國渠,正處於鄭國渠即將修好,但也是秦國最虛弱的時期,趙將龐煖聯軍攻至咸陽城外七十里的蕞地。
若非呂不韋及時率軍回援,再加上五國之間又生齷齪不肯出力,那一戰秦國險些真的被一戰滅之!
(2397字)
………………………………………………………………………………………………………………………………………
PS:第五次合縱不是作者菌誇張,是真的差點就滅了秦國……只能說是秦國國運昌隆外加歷代秦王護佑,然後匆忙率軍回援咸陽的呂不韋帶着一幫子疲憊之師,擺出一副我秦國就算要滅亡,老子也要拉着你楚國同歸於盡的架勢去攻打楚軍,嚇得楚軍趕緊撤退回國,否則五國繼續進軍,咸陽真就被攻克,秦國沒準真就被滅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