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香港:我的50年代》[逆轉香港:我的50年代] - 第3章(2)

己獨特氣質的女人更具吸引力。

李素貞雖然有點兒姿色,但是也就是夜總會**的級別,甚至都不夠稱得上一家夜總會的頭牌,為這樣一個女人大動肝火,沒必要,何況,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出了嘉林邊道,宋天耀徑直去了太子西道的飛躍洋服店,推開門,洋服店的老闆馬上笑着迎了上來:

「先生,是要定做洋服還是長衫?」

「老闆,我想請問有沒有能馬上穿在身上的洋服,定做太慢。」宋天耀朝老闆回了一個微笑,禮貌的說道。

現在的香港,還沒有服裝店,人們穿的衣服,窮人是自己買布料自己做,有錢人則去洋服店請裁縫量體裁衣,更講究一些的有錢華人則會專門去上海重金請老資格裁縫幫自己一家定做服裝。

「有當然是有幾套,不過是有人提前付了定金定做的……」老闆一副難做的語氣開口。

宋天耀取出十塊錢遞給對方:「這十塊錢加急費夠不夠?」

「夠,夠!我馬上去拿。」老闆快步進了裡間,拎着三四套西裝以及搭配洋服的襯衫領帶走出來。

看老闆現在的欣喜臉色,宋天耀就知道這些西裝並不是提前付定金等人來取,都是付了定金之後卻一直沒人來取的存貨,只不過宋天耀懶得去計較這些。

有兩套過於緊窄的西裝被宋天耀否決掉,最終選了一套深藍色西裝,配上白色襯衫和一款亮藍斜紋領帶,最後還將洋服店老闆遞過來的皮鞋穿在了腳上。

看到宋天耀換上這身裝扮,洋服店老闆忍不住說了一句:「先生,你是大洋行的華經理?」

宋天耀嘴角翹了翹,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鏡子中的自己,雖然相貌還稍稍有些未脫的稚嫩,但是配上這身洋服,更多的是給人一種斯文和英氣,看起來的確就像是老闆口中那些大洋行走出來的年輕中國經理。

「加在一起多少錢?對了,如果有皮具錢包幫我拿一個。」宋天耀對老闆說道。

老闆又幫宋天耀拿來一個精緻的皮質錢包,這才撥打着算盤報出了價格:「一共兩百四十三塊,多謝惠顧,先生。」

宋天耀把錢如數交給了他之後,老闆找了一個袋子把宋天耀換下來的衣物裝起來想還給他,宋天耀笑笑:

「送去慈善點,留給那些沒衣服穿的人。」

香港基督教會在全港設置了很多慈善點,定期會有人把不穿的衣物或者用不到的玩具,工具等物品送到那裡,幫助更多的窮人。

「您真是有善心,慢走,先生,以後有需要請一定來找我。」洋服店老闆將宋天耀送到門外,還不忘客氣的說道。

不壓價格,脾氣又好,買的又多,這種客人是洋服店老闆最願意看到的。

換了一身行頭的宋天耀,趕去尖沙咀坐天星小輪迴到中環碼頭,再從中環碼頭坐黃包車到達上環的陸羽茶室。

陸羽茶室算是香港的老字號茶樓,這家茶室的老闆三十年代從上海過來香港開這間茶室,所以,這間茶室的裝修還保持着三十年代上海灘的老式格調,上好的酸枝木座椅,寬大的紅木屏風,牆壁上懸掛的泛黃的字畫捲軸,穿着老式唐裝的侍應生和『大阿姐』,調琴的長衫琴師,畫著淡妝隨時準備為客人登台的粵劇女伶,讓進門的茶客一瞬間就有種穿越回那個紙醉金迷的大上海的虛幻感。

宋天耀一進陸羽茶室,就有一名精明利落的中年人熱情的迎上來:

「先生,第一次來?是想要登樓上的雅間還是準備在一樓喝茶聽戲?」

「的確是第一次來,我剛到香港,早就聽說陸羽茶室的名字,今天特意來見識。」宋天耀對這名侍應生說道。

在四五十年代做茶樓的侍應生,可沒有九十年代的茶樓那麼簡單,只懂得迎客送菜端茶倒水就可以,四五十年代的侍應生,那絕對放到後世去做一家大公司的經理都綽綽有餘。

首先要講究眼力,這名客人來過一次,至少半年內都能記得對方的模樣,這才是一名像陸羽茶室這種大茶樓的侍應生該有的眼力,也是最基本的功夫。

其次,這種茶樓的侍應,無論男女,人脈廣到足夠讓後世那些業務經理目瞪口呆。

第三,頭腦靈活,善於交際,講究茶樓里出現糾紛,不需要主理人出面,侍應就能搞定一切。

而且這種大茶樓的侍應,並不靠那每個月五六十塊的薪水養家,每個月,他們最少都能拿回家一百五十塊。

「第一次來,而且是剛到香港?先生,老家哪裡?」聽到宋天耀說自己初來香港,這名侍應上下打量了一下宋天耀,禮貌的問道。

宋天耀說道:「我是潮豐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