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研究星艦,你造出了母艦》[科技:讓研究星艦,你造出了母艦] - 第12章 全網直播星岩材料

看着面露竊喜的王觀,陳淵並不覺得呂長卿這個提議有什麽不妥,點了點頭說道:「正合我意,我會用實驗數據證明的,好讓某些人說不出閑話。」
「那行,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需要多久的時間?」他問。
陳淵沒有做過多思考,脫口而出道:「一個星期。」
這下讓原本平靜的呂長卿都稍顯詫異,夾著的香煙也落下一絲煙灰,「你確定?」
「當然。」
「那好,我還有事,一個星期後再來找你。」
陳淵的自信源自於他能夠依靠係統推演出星岩材料的研發路線是可行的,並且是真的可以做出有實際意義的材料。
至於王觀研究的鎳基材料,陳淵之前也推演了一次。實驗方向沒問題,推演出的成功率在百分之八十。只不過係統對於這種材料給出的建議是換一種更好的方向。
材料所四個實驗室的競爭很快開始了,所裏很大一部分都保持着不一樣的看法,有人覺得王觀研究的鎳基高溫合金新型耐熱材料會脫穎而出。
畢竟這種材料曾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電力工業、石油化工、核能等領域。
人們對該材料掌握度已經很高了,王觀是在該材料基礎上進行優化,自然比重新製造全新材料更容易。
至於陳淵研究的星岩超導材料……
一篇相關論文都沒有,網上也沒有半點信息,真的很難讓人信服。但還是有人沖著陳淵背後有那麽多院士大牛支持,所看好他的。
而且從技術實現以及效能上講兩人的研究也算難分軒輊。
工程院這邊很快就將原本給一個實驗室做材料研究的三百萬經費平均下撥給了四個實驗室,加上呂長卿從自己的科研經費勻出了二百萬基本上每個實驗室都分到了將近一百多萬的實驗經費。
這點錢肯定是不夠的,總之用完了再申請就是。
但對陳淵來說,一百萬剛好足以他研究星岩超導材料。有明確的材料公式和配方,陳淵不需要做窮舉法一個個去試,也不用浪費大量的實驗材料,經費自然能夠減小開支。
回到學校呆了三天後,陳淵便向學校申請一個星期的假期,趕往了工程院材料所實驗室。
實驗室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所以接下來一個星期陳淵可以放手去研究。
黃德海考慮到其他實驗室都是配備了大量科研人員助理的,怕陳淵一個人忙不來,打算從中科院抽調幾個過來,但被陳淵拒絕。
用他的話來說一個人基本上足以了。
畢竟人多除了添亂,不能讓他靜下心外也沒別的用處。
實驗開始前,陳淵就拿出了手機並在哩站上註冊了一個直播賬號,打算將他研發星岩耐熱材料這件事公布出去。
他這樣做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的。
想起前世的人類知道黑洞災難即將到來的那刻,可謂是人心惶惶。就算在這期間官方多次發出聲明說已經展開了相關計劃,也沒能安撫住這些人那顆恐懼的心。
因為大家都不傻,知道這不過是安撫人心的話罷了。所以才導致社會基礎秩序基本上處於混亂狀態。
一直等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中聯防禦明確拿出可控核聚變的實際成果後,才稍微平復了大眾的心情。
也是在這時起,其他國家也解散了自己的防禦係統,以華夏為首開始加入進了中聯防禦。
所以陳淵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前給華夏國民吃下一顆定心丸。
不管是星岩材料,還是可控核聚變,又或者是空天母艦,都必須要讓人們知道已經開始做了,已經有了明確的成績。
只有這樣,黑洞災難到來的那天,人們才不會恐慌,才會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國家身上。
這是提前維護華夏在全世界面前公信力的一個過程。
並非是大國科技競爭。
所以這些技術項目的開展根本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