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的學霸》[開掛的學霸] - 第16章 重大發現,預測重光子

三顆大白兔奶糖下肚,又喝了半水杯的水,暫時緩解了飢餓感。
蘇哲看了看時間,已經八點了,窗外已經全暗了。
這個時間點非常的尷尬,晚飯的時間已經過了,夜宵的時間還沒開始。
想着要在原始數據中找證據證實搭建的模型,放棄了現在去食堂吃飯。
他點開粒子探測器收集的數據,找波長0.02納米和波長0.1納米兩組X射線發生的時間點。
一個一個的排查,看是否能夠找到確切的證據。
根據他的推算,他需要找的是離子束將加工工件,也就是光學鏡頭鏡片表面的氫原子和鈣原子被撞出去,氫原子和鈣原子在飛行的時候,前者吸收波長1.25納米的X射線,且釋放了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後者吸收波長1.36納米的X射線,且釋放了波長0.1納米的X射線。
只有這樣,粒子探測器才能撲捉到氫原子和鈣原子的運動軌跡。
要是氫原子和鈣原子沒有離開光學鏡頭鏡片的表面,離子探測器也是沒辦法的。
這麼找,完全是靠運氣。
最好是設計實驗來驗證,相對來說,實驗並不難。
就拿氫原子的驗證說。
有穩定的波長為1.25納米的X射線光源,在特定環境下的氫原子,再配上X射線全頻段接收器就行了。
這個實驗中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穩定的X射線光源,再就是特定的環境。
後者只要知道環境的參數就行,前者還是有點難度的。
當然,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只希望在這海量的原始數據中找到他想要的數據。
找啊找!找啊找!
兩個小時過去,蘇哲終於在粒子探測器收集的原始數據中找到了他想要的案例。
一氫原子在離子束的撞擊下脫離了光學鏡頭鏡片的表面,之後氫原子吸收了波長1.25納米的X射線,接着釋放了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
看到這個案例,蘇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喊:「對!能找到就對了……我搭建的模型是對的。」
興奮了一會兒,坐下後仔細研究這個時間段的原始數據。
他將這個時間段全頻段電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測器兩者收集的原始數據綜合到一起,分析、還原氫原子吸收波長1.25納米的X射線到釋放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的全過程。
從而將這個過程和他搭建的模型做對比。
一開始,蘇哲挺高興的,因為原始數據和他搭建的模型相符,氫原子吸收波長1.25納米的X射線時間長於氫原子釋放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的時間。
這好理解,畢竟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能量強度要大上不少。
不過他發現,他搭建的模型算出的波長0.02納米的X射線的持續時間比實際的原始數據算出來的時間短。
持續的時間不同,說明氫原子釋放的能量有差異。
現實中比模型中,氫原子通過波長0.02納米X射線釋放的能量要多些。
當他看到氫原子的運動軌跡後,他不淡定了。
在氫原子釋放波長0.02納米X射線的時候,氫原子運動軌道發生了一絲絲位移。
關鍵的是,方向和波長0.02納米X射線的方向相反。
這……這太不正常了。
不理解的他將原始數據再次排查了一遍,完全沒有找到影響氫原子運動軌跡發生位移的因素。
他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