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27章 皓月(2)

其兄拉了拉弟弟的衣袖,對劉景抱拳道:「在下與家弟曾在市中書肆有幸一觀劉君手書,心中仰慕不已,今日恰好市中相遇,這才冒然上前打擾,請劉君勿怪。」說罷從懷中取出名刺雙手奉上。
劉景微笑着點點頭,展現了良好的風度,可是當他低頭看到木板上寫著:「琅琊諸葛亮再拜,問起居,字孔明。」頓時愣住了,隨後抬頭看看眼前面容略顯稚嫩,卻風度翩翩的少年,一時失聲。
穿越以來,劉景也曾和杜襲、桓階這樣史書有傳的人傑相識,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始終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不過今日他卻有些失態了。
想來也是,杜襲、桓階雖是三國時期較為傑出的人物,對後世的影響卻近乎於無。
而諸葛亮自不用多說,千百年來,他已經成為「忠貞」、「智慧」的代名詞,是國人最為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
整個漢末三國,除了寥寥數人,余者和諸葛亮相比,便如螢火與皓月之別。
諸葛亮又為劉景介紹其弟諸葛均,後者今年才十二歲,並無表字。
劉景稍稍平復情緒,發現還未回遞名刺,真是失禮,急忙補救,口中說道:
「足下兄弟姓氏頗為少見,我知道前漢有一位諸葛少季,官至司隸校尉,為人特立剛直,舉無所避,後因彈劾權臣,被貶為庶人,最終老死家中,甚為可惜。不知足下兄弟與此君是何關係?」
「正是我等家祖。」諸葛亮眼眸澄亮,頷首回道。
其弟諸葛均情緒更加外露,一臉驕傲之色。
他們當然有理由驕傲,諸葛豐是《漢書》有傳的人物,受益於《漢書》的廣泛傳播,諸葛豐的事跡廣為人知。
「原來是名臣之後,失敬失敬。」劉景故作不知,繼而提議道:「此地人聲嘈雜,不是說話的地方,如果二位不嫌棄,可隨我去市樓坐一會。」
「固所願,不敢請耳。」諸葛亮本就有意結識劉景,自然不會拒絕。
去往市樓的路上,兩人並肩而行,諸葛亮雖然才十五歲,身高卻已超過七尺,和成人無異,並不比劉景矮多少。
「劉君是什麽時候出仕的?」諸葛亮好奇問道。
「今天才上任。孔明與我年齡相仿,直接稱呼我的字『仲達』即可。」說到自己的表字,劉景面上微露異樣。
「這個……」諸葛亮面露猶豫之色。兩人剛剛認識,直呼其字似乎不太合適,然而劉景盛情難卻,他只好勉強答應。
抵達市樓,劉景邀二人入室。
諸葛亮、諸葛均兄弟不愧是齊魯望族出身,兩人跽坐於草墊,臀部抵著腳踝,雙手規矩的放在膝上,身軀挺直,目不斜視,顯示出了良好的家教。
劉景剛一落座,就忍不住問出潛藏心底的疑惑:「孔明,你們兄弟乃是齊魯人士,不知為何流落至長沙。」
劉景前世非常敬佩諸葛亮,對他的事跡頗為了解,史書可沒說他來過長沙。
「兩年前曹操興兵徐州,手段酷烈,殺戮男女數十萬口,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墟邑無復行人……」回想起家鄉的慘狀,諸葛亮語氣之中不免帶上哀傷與憤恨之意。
「我等兄弟少年失怙,是被叔父撫養長大,迫於曹操淫威,叔父帶領家族避亂淮南。今年初叔父被委任為(揚州)豫章郡太守,可沒過多久,長安朝廷另派會稽朱皓朱文明為豫章太守。」
「所謂『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叔父與朱皓交戰兵敗,本欲投奔劉荊州,卻被朱皓帶兵截斷北上之路,叔父只好帶領全家老小橫穿山嶺,來到長沙。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