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25章 吏舍(2)

番話對我幫助很大,對於市中情況,總算不再是兩眼一抹黑了。」
「能夠幫到劉君就好。」李吏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問出口道:「劉君家世顯貴,德才兼備,諸曹還不是任由劉君挑選,為何偏偏選擇去市井?」
這話李吏不是第一個問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劉景再次搬出名臣第五倫作為擋箭牌,最後說道:「只要肯用心任事,不論身在何處,都能大放光彩。」
李吏臉皮抽了抽,一時無言以對。
宋谷前前後後忙碌了近半個時辰,總算將車上的東西全部搬進屋舍。
李吏眼見劉景安頓得差不多了,當即提出告辭:「功曹事務繁多,小人不宜久留,如果劉君沒有其他吩咐,小人便要回去了。」
「既然足下公務在身,在下就不多做挽留了。」劉景起身相送。
「小人明日平旦再來,陪劉君去市樓赴任。」離開前,李吏說道。
劉君點頭稱好。平旦即早上六點,漢代官吏的工作時間為早七(卯時)晚五(申時),吏舍和市井之間相距並不算近,因此李吏需要提前半個時辰趕來和劉景會和。
目送李吏離去,劉景返回屋子,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書籍,他這次帶來了許多書,足夠他看一陣子了。
另一邊宋谷也沒閑著,因為劉景領的俸米都是原糧,需要加工一下,脫去稻殼。
院中便有現成的石碓,宋谷借用牛力,花了大半個下午,解決了劉景的吃飯問題。
此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吏舍是郡吏平日居住生活的地方,莫說奴僕,就算家人也不容留宿。
合不合理先放到一邊,既然有着這樣的規矩,就需要遵守,所以此間事情一了,劉景便讓宋谷趕緊駕車返家。
現在這個時間剛剛好,拖得再久一些,出行不免會擔上一些風險。
宋谷走後,劉景開始生火做飯。薪柴是他特意從家裏帶來的,不然還要專程跑一趟市井。
漢代不管是大家抑或小戶,普遍實行一日兩餐,早吃稀飯、晚吃乾飯,而早上那頓,大多都是用隔夜飯做成粥簡單糊弄一口,唯有晚餐這頓,才會正正經經烹飪。
劉景前世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廚藝當然差不了。
沒有炒鍋,就以銅釜代替,沒有豆油,就以脂膏代替,食材更是無需擔心,脂肉鹿脯、雞子醃魚、蔬菜瓜果,應有盡有,皆是臨行前族人所送。
這是他來到臨湘的第一頓飯,稍稍花了一些心思,做了一碗肉丸葵菜湯,一盤蔥炒雞蛋,搭配鹿脯醃魚,足可稱得上豐盛了。
很久沒有吃到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劉景吃了滿滿兩大碗米飯才停下筷子。
酒足飯飽後,劉景疏懶地斜倚在長榻上,翻開《漢書》,之前他已經將高祖時期的人物傳記讀完,接下來該輪到文帝了,這一時期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賈誼。
談及賈誼,劉景腦海裏第一個反應便是李商隱那首流傳千古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在後世人的眼中,賈誼充滿悲情色彩,一生懷才不遇,而且他這個才不是一般的才,是能夠輔佐帝王治理天下的王佐之才。
前漢名士劉向就深為賈誼感到惋惜,直言:「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
其子劉歆更是對賈誼推崇備至,聲稱:「漢朝之儒,唯賈生而已。」
對於這樣的評價,劉景不置可否。說來賈誼還曾被貶謫至長沙任王太傅,雖然只有短短三年時間,但長沙百姓始終不曾忘記他的恩惠,甚至死後為他立祠堂,至今祭禮不絕。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