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舉漢] - 第13章 張羨(2)

了一道郭牆,周回達十數裏,雄踞湘水之畔,是荊南地區當之無愧的第一雄城。
長沙郡城臨湘作為荊南地區的軍事要地,身負震懾荊南蠻夷的重任,防禦體係十分完備,不僅城郭易守難攻,更兼有兩座衛城,與臨湘成犄角之勢。
一在湘水西岸,三汊磯一帶,名為三石戍城,始建於西漢初期。
一在湘水東岸,位於郡城西北,名為北津城,始建於西漢後期。
目下正值巳時,進城的人非常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甚是喧囂。
劉和又準備伸頭到外面看熱鬧,這次劉景及時阻止,這裏不比空曠的鄉路,車來車往,容易發生碰撞。
宋谷駕著牛車,隨着人流緩緩駛向郭門。
「踏、踏、踏……」
伴隨着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兩名壯碩騎士縱馬出現在郭門前,當先之人頭戴黑色屋形幘,著右衽白袍,一張長臉,八字鬍須,另一人同他穿着打扮基本相同,面容稍胖,二人皆腰佩環首鐵刀,手持旌旄,神色嚴肅。
長臉者舉着手旌,揚聲喝道:「府君行郡,行人迴避——」
府君乃是一郡太守的尊稱,太守出巡地方,稱之為行郡,二人正是長沙太守張羨車隊的前導騎吏。
準備進城的人們聽聞此言,自發避往兩側,劉景乘坐的牛車亦隨之而動,頃刻之間,便騰出一條足夠數駕馬車並排行進的道路。
二名騎吏見道路已開,策馬前行引導。兩名騎吏身後,又跟出八名赤幘黑衣的騎士,兩兩而行。
之後,是一隊黑幘黑衣的步卒,護衛一輛上飾寶蓋的安車,車上御手居前,大吏居後。
再之後依舊是八名騎士,一隊步卒,引導第二、第三輛安車,與漢制「公卿以下至縣三百石長導從,置門下五吏、賊曹、督盜賊、功曹,皆帶劍,三車為導。」相吻合。
劉景遙遙瞥了前方的安車一眼,也不知上面坐着的是不是左賊曹掾成績。
長沙太守張羨乘坐於第四輛車上,此車車廂甚大,四維車幡,彩飾蓋斗,裝飾華貴。
張羨安詳的坐在車中,其頭戴赭色二梁進賢冠、面容剛毅,高鼻、朱唇、大耳,頜下蓄有長須,身上穿着一件赤紅色雲紋袍服,雙手攏於寬大的袖中,神情肅然。
其後又有兩輛安車,十名騎吏,兩隊步卒,場面前呼後擁,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劉景牽著弟弟劉和的手,立於車旁,雙目灼灼,一郡太守車駕尚且如此,難怪昔年光武帝劉秀見到執金吾出行時,忍不住發出「仕宦當作執金吾」的感慨。
執金吾統緹綺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輿服導從,光滿道路,論及威勢百官無人能及。
不過張羨絕非尋常郡太守,別看他在三國歷史上默默無聞,其實他是荊南地區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因為他早年做過零陵、桂陽長,任上廣施仁德,順應人心,二郡吏民唯其馬首是瞻,而今又擔任長沙太守,荊南四郡已掌握其三。
要知道荊州牧劉表此時也才控制南郡、江夏、武陵三郡,以及南陽郡部分,地盤、人口和張羨可謂半斤八兩。
二人一南一北,分割荊州,劃江而治。這種近乎於分裂的局面,也為劉表日後興兵討伐長沙埋下了種子。
隨着張羨車隊漸漸遠去,現場再度熱鬧起來,劉景收回視線,和弟弟劉和回到車中,對宋穀道:「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走吧。」
長沙郡治臨湘是荊南第一名城,亦是交州通往中原的水路要道,是以商業異常繁華,城中設有西市、東市、南市三個市。
東市、南市規模相對較小,沒有書肆,劉景這次的目的地是西市。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