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華年》[金色華年] - 第7章 仲夏

不務農時,立夏小滿正栽秧。干農活的牢記這千年諺語。小滿前後雨水較多。栽秧正需要水,人類也是順天而為,大自然也眷顧勤勞的人們。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表現。初夏的稻田水波漾漾,象托盤一樣把秧苗攬在自己的懷中,象撫育嬰兒一樣讓他成長,微風吹來,綠秧搖曳,隨風起舞,一幅活動的田園畫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別於艷陽春的另一種美,是萬物生長的旺季,各種勁植物在初夏的朝陽中沐浴,在初夏的雨中洗禮,茁壯成長。

秧苗長勢很好,各家各戶養的鴨子可以下田了,鴨子也是稻田的好朋友,鴨子可以吃掉田裡的蟲子,雜草,這樣既省了人工,又養了家禽,還提高了產蛋量,充分利用資源,讓資源互補。當時每家每戶都養3五隻雞鴨,雞鴨蛋可以賣錢,五分錢一個,食鹽一角五分每斤,三個雞蛋可以換一斤鹽,煤油3角8一斤,柴油二角七每斤,肉包子五分錢一個,這就是當時的物價水平。一個回鍋肉2角錢。老百姓也基本沒別的收入,不允許你搞這樣也不允許你搞那樣,有勁無處使,有力無處用。除了在生產隊勞動也去不了遠的地方!

當時我們生產隊有一老蔑匠張先生,他能做各種家用竹器,竹凳,簸箕,䈻籃,竹篩,炭篩,撮箕,曬席,圍席,涼席,背簍,籮筐,竹籃,提籃,油簍,貨簍,做飯用的鍋蓋。這張老先生是我們生產隊的蔑匠師傅。後面能做竹器活兒的基本都是從他那兒學的。別小瞧了這手藝,在當時工業不發達,又不好謀就業的年代可為本生產隊帶來了不少的收入。

各家各戶都有一片竹林,約五六百根成竹。竹子是常綠植物,四季常青,固沙防水,栽種他就不易滑坡,水土保持良好,夏天可以在竹下乘涼,也可以避雨。在我們生產隊他還是經濟植物。竹林的最大好處基本不用管理,也不用施肥,有雨水即可生長,夏天經常有牛拴在竹林里乘涼,這樣竹子也就有了天然的肥料。種植竹子基本沒有成本,種植一次永遠獲利。也就成了當時百姓的聚寶盆。

幹完農活收工後,父親他們還利用早晚時間做一些手工,當時以竹鍋蓋為主要產品,家家戶戶都要用的消費品,一天能做一個,有六角錢的收入,鍋蓋大小不一樣,價格也不同,鍋蓋分牛頭鍋(尺六),尺八鍋,金盆鍋(兩尺),毛邊鍋(二尺二),農家做飯的一般尺八鍋和牛頭鍋,尺八鍋較多,牛頭鍋次之。金盆鍋和毛邊鍋多用於煮豬飼料為主。當時大家用的柴頭灶,用木柴秸稈做燃料。一到中午或黃昏做飯時家家戶戶炊煙裊裊,無言地訴說著莊戶人家的喜樂哀愁,訴說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憧憬。它是人類發展的見證者,因為它是人間的未來和希望,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記憶和嚮往,更是鄉村一道優美而靚麗的風景。隨着裊裊炊煙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