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嫡女她足智多謀》[將門嫡女她足智多謀] - 第一章 邊疆戰訊(2)

對剛才回話得到的結果十分滿意。

低氣壓瀰漫著,殿內氣氛詭異又滲人。

這無故不到朝,輕則禁足,重則杖刑。

一眾人都對寅王捏了把汗。

不到一炷香時間後,一道急切的腳步聲出現在殿外。

門口侍衛進殿傳話: 「稟告陛下,白虎軍信使求見。」

殿內一片嘩然,白虎軍的消息就是邊疆和晏大將軍晏不離的消息,難道是白虎軍首領晏不離戰死了?

一群人弓着身子,豎著耳朵,都等着即將而來的天子狂怒。

垣帝心裏也有點慌亂,忙點頭召見。

一男子步伐緊快地來到殿內,他體型健壯,衣着黑衣,衣上沾着些星星點點的泥濘,臉色蠟黃疲憊,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趕回京安城。

垣帝威嚴出聲: 「你可是白虎軍中人,你此番千里歸來有何訊息要報。」

「稟告陛下,卑職正是白虎軍中人。」

信使跪下拱拳,一字一句鏗鏘有力。

「卑職受命回城稟報,晏大將軍已率白虎軍一舉擊潰西甸殘軍,已收復舊年失地北疆,不日歸城。」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百官面色各異,心頭又驚異又肅然。

洛王臉色僵了一瞬,不自覺地看向鈺王,兩人目光短暫相觸,又齊齊移開,他們心裏都有了各自的主意。

垣帝扶着龍椅緩緩起身,毫不掩飾面上的狂喜,連呼三聲極好。

「北疆是朕心頭的遺憾,沒想到晏不離不僅好好地替朕守護好了邊疆,又擊潰了西甸蠻軍,連朕幼時所惋惜的北疆也重新回歸了我大垣。」

「朕現在就擬旨,重賞晏家人,晏家現在在盛安城的有幾人?」

沈丞相躬身回話: 「回稟陛下,晏府現在只有晏家三女晏長歡和丹陽大長公主。」

丹陽大長公主是先帝的義妹。

太上皇時期,晏不離的父親,也就是當年的護國大將軍立下了赫赫戰功,風頭正盛,太上皇為了感謝晏家的護國戰功,認京安城首屈一指的才女為義妹,賜了封號丹陽,號丹陽長公主,隨之賜婚給了晏不離的父親。

當年的護國大將軍死在了戰場上,晏不離繼承父親的紅纓槍,接着效忠大垣邊疆。

垣帝點點頭,接過旁邊內侍蘸了墨的毛筆,又問: 「晏長歡是嫡是庶?」

「晏大將軍未納妾室,只有一個正妻,晏長歡上面還有個兄長和二姐,當年他們都隨晏大將軍一起去往了邊疆,據說都是有勇有謀的少將。」

「為什麼這個晏長歡被留家了,難道她不受寵?」

「當年晏長歡不滿八歲,正巧大病初癒,恐她受不住出行的艱苦,晏大將軍和晏夫人才百般不舍將她留在晏府,同丹陽大長公主一起留在盛安城,聽說那孩子被養得蕙質蘭心。」

「晏大將軍家裡三個孩子,個個出色,沈丞相你就一個獨子,想必教養得也不錯吧。」

垣帝若無其事地俯身寫旨,彷彿絲毫沒注意到沈丞相的臉色羞赧得通紅。

其實整個盛安城都知道,沈丞相有多麼清正廉明,他兒子沈助就有多麼紈絝不恭。

日日耍貓逗狗,夜夜勾欄瓦舍,可一張顛倒眾生的俊臉卻勾得半個京安城的妙齡女子為之傾心。

沈丞相當場彎膝請罪: 「微臣慚愧,今後定當嚴加管教那犬子。」

話音剛落,寅王正巧進殿,洛王和鈺王同時轉頭,三人目光交匯,如同群狼爭食,冷光乍現。

垣帝瞥了一眼,登時移開目光,語氣隨意: 「沈丞相,你兒子也到適婚年齡了吧?你看晏大將軍的小女兒做你兒媳婦怎麼樣?」

已經是最新一章,請用手機掃碼加入書架
找不到掃碼入口?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