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人生後,綁定cp甩不掉了》[互換人生後,綁定cp甩不掉了] - 第15章 借火燒山(下)(2)

西風寨那伙人是奉平江知府的令來搶劫送嫁隊,傅觀知曉此事,自然不會放任不管。加上昨夜「三當家」曾言,要與傅觀做一樁交易,想必,宣平王所派遣的侍衛就是為此而來。
樓西月道:「嗯,我知道了。你也辛苦,先躺下歇會兒再說吧。」
但青霜站着沒動:「我不累,而且我另有一事,想請姑娘做主。」
樓西月略微想了想,便道:「你說的是,跟你一塊兒被關在西風寨地牢內的那個小姑娘是吧?她怎麽了?」
青霜道:「這件事,我一兩句話說不清楚,還是請她自己來說吧。」接着,她拉開門,小聲道:「快進來。」
樓西月轉頭看去,那位小姑娘就踱著小步走了進來。
「民女採桑,參見王妃娘娘。」採桑咬咬牙,猛地對樓西月磕了個頭,哽咽道:「民女有冤,求娘娘為民女做主!」
樓西月只覺一陣別扭:「別喊我王妃娘娘。你有何冤情,直說便是,我若能幫得上忙,自然請趙知縣、宣平王為你做主。」
「是,民女知道了。」採桑捏著袖口抹了兩下眼角,說道:「姑娘容稟,民女本是平江府桓縣黎村人,去歲平江府一帶突降天災,仲夏之日接連三月不落雨,各地乾旱,百姓叫苦連天。
「就因為這場乾旱,咱們百姓是顆粒無收啊!偏偏平江知府劉川扣下了賑災糧。不僅如此,他還將手中的糧餉轉手賣給各家米商,一石米糧竟是抬出了天價!
「各縣村民苦不堪言,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將家中土地賣給劉川,以換得幾口糧食。可劉川拿了田契尤不知足,今年,他又大肆修建祖廟、家宅,騙我們只要簽下幾張文書,給他做工,就能將田產還給我們。
「可誰知道,那幾張文書乃是劉川精心設下的陷阱。一旦簽署,黎村村民就全都成了劉川的家奴,世世代代都要受他奴役!」
說到激憤之處,採桑的眼淚就像珠子一樣簌簌往下掉:「我阿爹他們不同意,便帶著眾村民要上告總督。可沒等我們走出平江府,西風寨的山匪就殺過來了。我阿爹他們就都……」
父兄慘死那日的慘狀歷歷在目,採桑每每回想,便覺心痛如刀割。
「我也是後來才知曉,原來西風寨那伙賊人,早就與劉川狗賊串通一氣!我們黎村村民,全都是被劉川狗賊所害!」
採桑哭得眼眶通紅,上氣不接下氣。她抓着樓西月的衣角,頭都磕出了一塊紅痕:
「民女父兄族人慘死刀下,若是不能給他們鳴冤,民女就是死,也是死不瞑目!求求姑娘,一定要為民女,為死去的黎村村民做主!民女來世結草銜環,也會報答姑娘恩德!」
青霜亦是動容:「姑娘,採桑實在是可憐,咱們不如……」
樓西月嘆了口氣,讓青霜先將採桑扶起來,又遞過去一張手帕。她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所幸宣平王的人馬已經到了陵縣,等天亮後,我們與之會合,必將會將你的冤屈悉數上報給宣平王。」
她又說:「據我所知,宣平王近日便在平江府處理公務。假使我所料不差,他所處置之人,應當就是知府劉川。既然你所報之冤情與劉川所犯之罪息息相關,那麽宣平王不會坐視不理的,這一點你可放心。」
聞言,採桑喜上眉梢。她抹掉眼淚,連連道謝:「多謝姑娘,多謝姑娘!」
樓西月:「舉手之勞罷了,無需掛懷。青霜,你送她下去梳洗一番,再準備些茶點。晚些時候就讓她跟隨我們到陵縣與宣平王的人馬會合。」
「是。」
青霜點點頭,隨即領著採桑退下了。
兩人一走,客房重新靜了下來。樓西月沒有睡意,推開窗子吹風醒神。
陵縣雖歸屬平川府所管轄,但兩地之間尤有一段距離。但傅觀所派遣的人馬,卻在送嫁隊被劫當晚就趕來,說明事發當時,傅觀的親隨便在陵縣附近了。
傅觀的親隨並非是專程跑這一趟,其本意就是沖著西風寨的山匪而來。
或許是在調查劉知府的過程當中查出,西風寨與他有所勾結,也可能是知曉了西風寨三當家提出的合作,所以傅觀才特命下屬遠赴陵縣。
而那伙人剛到陵縣,就正好碰上送親隊被劫一事,於是率兵剿匪。
樓西月暗自猜測,傅觀此舉,極有可能是另有盤算。
她緊接着想到宣平王與大宣皇帝之間的權勢之爭,便猜想平江知府劉川是不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所以才出手阻撓傅觀南下?
這兩方勢力已經開始都起來了麽?
「造反麽……」
恐怕大宣皇帝與傅觀之間的這場博弈,還有得打呢。
樓西月靜坐片刻,窗外天光漸漸亮起來。客棧裏外走動的人群也逐漸多起來,街頭巷尾的喧鬧聲亦向四方傳開。
青霜命人準備好了早膳,樓西月用過之後略歇片刻,隨後送嫁隊清點完畢,一行隊伍便入了陵縣縣城。
趙知縣早早得到消息,派了堂官在城門口等著,見了班家送嫁隊,即刻領人去驛館暫歇。
樓西月命周揚去給趙知縣傳話,要宣平王的親隨到驛館與她碰上一面。
青霜知道,她這是要將採桑的冤情上報給宣平王,因此特在院中備下茶點,就等傅觀的侍衛玄逸前來會面。
然而這一等就等到了午後。
雖然樓西月並不着急,但也想儘快將採桑的事情處理了,於是又讓下人到前頭去探問消息。
採桑既緊張又擔心:「班小姐,知縣大人那邊會不會是出了什麽問題,為何還不見有人回報呢?」
樓西月推了盞茶過去,道:「應當不會。你且先等等,稍安勿躁。」
話音落下,院外忽然傳來一陣輕重有序的腳步聲。
樓西月抬眸望去,卻見圓形拱門之外,一名身量挺拔、氣宇軒昂的男子正昂首闊步地走來。男子錦衣華服,頭戴玉冠,通身貴氣。在他身後,則跟着數名侍衛打扮的人物。
而趙知縣則在一旁引路:「王爺這邊請,王妃娘娘便是在此院暫歇。」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