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女將》[寒門女將] - 第十一章 點兒背的秀才

第十一章 點兒背的秀才
為什麽說是識文斷字呢,大家知道過去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啟蒙裏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斷句,如果不會斷,那根本就沒辦法去讀書去理解書中要表達的意思了。
就如傳說中,乾隆皇帝過生日時,紀曉嵐在他的寶扇上題寫了唐朝詩人王之渙的名詩《涼州詞》。
由於一時疏忽,竟把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漏寫了。乾隆佯裝大怒,說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處死。
生死關頭紀曉嵐急中生智,趕緊跪下解釋說:「萬歲息怒,臣是用王之渙的原詩改填的一闋新詞。」於是朗聲念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當時乾隆見他機靈,雖屬狡辯,卻也辯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雖是個傳說,但也說明會斷字,那啟蒙就已經很成功了。
這也是九妹最佩服爺爺的地方,有幾個農家有這種見識讓孩子上學堂去認字。
有時候溫飽都解決不了,想着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學那個有啥用,還不如早早下地幫家裏幹活來的實際。在農村,孩子會跑了,那就是頂事兒了,哪裏會讓他們閑著。
孩子小,薅個豬草,喂個雞鴨總是可以的。
再不濟,大一點了找鋪子讓孩子去做學徒,你以為那學徒是那麽好當的。一簽就是三年或是五年,沒有工錢,好的東家會把你當人看,真要是碰到那不講究的,打罵是常事,年節也不能回家。
你以為出了徒就好了,那只是有工錢了,你還得繼續給人家賣命,要不人家培養你幾年白耽誤功夫了。
但凡能過得下去的,都不願送孩子去當學徒。你還別以為誰都可以去當學徒,想當學徒那也是要有認識人有擔保才能送進鋪子去當學徒的。
對待孫輩,爺爺不但鼓勵有能力有潛質的孩子們去上學、學手藝,為這個還提前分了家。
各過各的日子,自己的孩子自己養,有能力想學就學。不要都裘在一起,互相攀比,想學的不想學的都塞到學堂去。結果是有能力的沒錢供了,沒能力的在學堂裏白白浪費功夫也學不到東西,還不如學點實在東西傍身。
還有的人家為了供一個到頭來啥也不是的學子,全家吃糠咽菜弄的兄弟不睦,家宅不寧。
這就是眼界。
這幾年爺爺對九妹是越來越看重,說九妹性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