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瑤》[孤城瑤] - 孤城瑤第1章 上京路家在線免費閱讀(2)

r>「我錯了,對不起大姐。」路清翎見路清瑤生氣了,便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只好乖乖應聲。

「大小姐,老夫人有請。」慈苑的大侍女冬春來道。

「好,我這就去。」路清瑤應。看向路清翎路清韻:「你們兩個先回屋,我去祖母屋裡看看。」

冬春在前帶路,路清瑤隨其後,老夫人喜靜,住的較遠,從靜馨苑過去,要走差不多半柱香的功夫。

路府大,種了許多歡樹又名四季春,便是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一路走來,便能見着一棵棵歡樹枝葉被積雪壓的彎彎的。

去慈苑要路過廚房,現在已過申時,偶爾能聽見廚房裡丫鬟婆婆們張羅的聲音。

路家四房皆是一堂吃飯,每次都要擺三兩桌,才能坐完。

很快到慈苑,冬春直接帶着路清瑤進了主屋。

主屋不止老夫人一人,還有各房的太太,皆在。

「老夫人,大小姐到了。」冬春福了福身道,便走出屋外侍候。

「祖母。母親,二嬸三嬸四嬸。」路清瑤先給老夫人見了禮,其次再是母親嫂嫂。

「靖瑤,你過來,到祖母身邊來。」老夫人拍了拍身邊的軟席,示意路清瑤。

「是。」路清瑤乖巧的走過去,在老夫人旁邊坐下。

路老夫人今年已有五十歲,頭髮有黑有白,臉上布滿皺紋,着藏青色服飾。

路老夫人很和藹,對待家裡的人都很好。

路家到路清瑤他們這一輩是靖字輩,家裡的人皆是喚他們靖字。

「靖瑤,一晃祖母的靖瑤已是大姑娘了。」老夫人一手握着路清瑤的手,一手撫摸着她的臉龐。語氣別有深意。

「祖母今日這是何故。」路清瑤不解,她覺得祖母這會不怎麼對勁,分明早晨還好好的。

「靖瑤,祖母問你,可願意去淮陽府。」若是路清瑤不願意,她是不勉強的,這些孫女皆是她放在心尖尖上疼的,哪一個她都不捨得讓她們去吃苦。

「祖母何出此言。」雖問,但路清瑤心裏已猜曉幾分,怕是路清翎說的來信之事。

「淮陽府來信,於午時才到,隨着賀禮一道來的,賀禮庫房清點一下,總共十五箱,金玉綢緞。信中是起自淮陽府王妃的親筆信,信中言道大致是說,你已過嫁娶之齡,遲遲未提求娶之事,王府有愧,如今你已年過十五,希望你能年後初五啟程前往淮陽府先學習管家一年,名為學習管家,實則是想讓你同辰王相處着,磨合一下性子,畢竟你們多年未見,一年期滿,便是下聘求娶之時。」淮陽府此意如何,她怎會不知,如今逍遙王一家落難,幾年路家從未主動同他們書信,皆是他們來信,這邊回信。現在估計是坐不住了,便主動提起此事。

「祖母自幼教導,靖瑤深得其會,辰王年方十七,卻已聲名大噪,是進取之人,他領兵有功,卻甘願留守南邊,不居功自傲,是忠義之人,這樣的一個人,靖瑤若是能嫁與他,必是幸福的。」

路老夫人自小便教導他們,不做嫌貧愛富之人。

「靖瑤,不可,淮陽府地處南邊,行車一月才能到,那邊偏遠凄苦,你若是去了那邊,叫我這做母親的可怎麼活。」徐氏手拿着手帕拭去淚水,在路清瑤還沒來的時候已經在老夫人面前哭過一回,好不容易止住淚意,這會聽路清瑤說願意,眼淚便再次流下來,止都止不住。

「是呀,靖瑤,莫要衝動,要好好考究清楚,這婚姻大事可不是兒戲之言。」二房羅氏聞言也勸誡。

其他兩房也應聲附和,他們都是把路清瑤做親生女兒一般對待,自是不想她前去淮陽府受苦的。

「靖瑤,你真的想好了。」路老夫人沒有像她們一樣勸解,只是詢問路清瑤是否想好。

「嗯,祖母,母親,各位嬸嬸,我知你們待我好,但路家自古忠義之輩,凡言之事,絕無戲言,我們路家不能因顧家落魄了,便做出悔婚之事,叫旁人看清了路家。」

「如此便好,現下你便着手開始吩咐人準備啟程的行囊,畢竟是要在南邊常住,南邊陰冷潮濕,不似北方。按顧家的意思,初五你便要啟程。」路老夫人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嫡孫女,是思量大局之人。她也不想讓路清瑤遠去淮陽府,可路家自古乃忠義之輩,做不得踩低望高之人。

「母親,靖瑤她小不知事,您可是過來人,請你想清楚啊。」徐氏急,她就這麼一個女兒,萬萬是不得遠嫁的,那她可怎麼活。

「行了,靖瑤是個懂事的,她自己的選擇,我尊重她,你便也尊重她。」路老夫人嚴厲道。

路老夫人有怒意,她們幾個做媳婦的也不敢反駁,自此,此事敲定。路清瑤過完新年便出發,算算日子也不過七日,因着這一茬,今年這個春節註定比往年少些熱鬧氣。

從慈苑出來,路清瑤在大院里走了會,看着池塘冰凍,積雪成堆,她不知曉自己這般選擇是不是正確,辰王是不是如她所想那般。

她心中有萬般的不確定,沒有方才在祖母她們面前的信誓旦旦,言之鑿鑿。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惆悵和迷茫。

…………

比起上京的大雪紛飛,淮陽府就相對暖和的多。

南方只是陰冷潮濕,基本不下雪,所以此時的淮陽府有的只是細雨連綿。

淮陽府雖不比上京繁華熱鬧,卻也只是僅次於上京,是大周第二繁華的地段。

這裡雖地處邊境,卻沒有飽受戰亂之苦,百姓都安居樂業。這一切皆是歸功於淮陽王一家,特別是淮陽王世子辰王殿下,年少有為,有着南邊戰神之稱,凡外敵來犯,皆無人能在他手中逃脫。

人們口中的辰王,年紀尚輕,卻不傲。性情溫和,如普通人一般,沒有架子,待人親和,和百姓們皆處成一片,寬廣人善,對待南邊百姓都是極好的。

辰王長相清秀,說他是大周第一美男子也不過,身高過八尺,身材百二,不胖不瘦,正好。

南邊有錢有勢的那個不想巴結淮陽王一家,有女兒的個個都想讓自己的女兒能得到辰王的垂青,可辰王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冷酷無情。

今日辰王在城外軍中操練兵馬,本想着今日在軍中休息,連日以來他都是住在軍中的,卻沒成想今日被淮陽王妃找了幾個侍衛給他綁回了王府。他並非打不過他們,只是不想引人注目,惹人笑話。他是好面子,傲嬌之人。

淮陽王府邸,就位於淮陽府城中的正中,最為繁華的地段。聽說是皇帝為了補償特地給他建的,可淮陽王可不領他這個情,這點補償誰稀罕,給他都貶到最南邊了,還如此假惺惺,他最是看不過。不過就算看不過,也只能悶在心裏,說了容易惹禍上身,他可還沒活夠呢。

淮陽王府府邸不大,就四個院子,平日里就他們三個人住,旁時辰王會帶軍中離家遠的將軍來住。

淮陽王早早就給辰王另張羅了一座新府邸,離王府不遠,就在街頭,步行不到一刻鐘,說是等新媳婦來了,有個住處,總不至於和他們擠在一起。

這會辰王已經鬆了綁,在正廳陪淮陽王他們用膳。

飯後,丫鬟撤了碗筷,給他們換了茶水,便退到門邊侍候。

王妃意味深長的盯着自己英朗帥氣的兒子,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啟口。沒了與旁人張口就來的勇氣。

辰王對男女之事並不重視,一心只在帶兵打仗上,軍中也沒有女將,哦,是有的,鄭將軍的女兒,鄭尤,年方十六,跟着顧應辰已經三年,聽說對顧應辰是有心思的。

「母親有話直說,應辰聽着。」顧應辰被母親看的有些不自在,忍不住啟口。

顧應辰雖說是帶兵的打仗的人,身上卻無戾氣,反而面白如玉,舉手投足間皆是貴公子的氣象,發束於頭上,大周男子皆是不可散發的。如此長相俊朗的男人,任誰見了,估計都不會想做他是少將軍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說的莫不過此。

「呵,那個你看你今年也不小了,阿辰,所以母親就自作主張,書信上京路家,提起姻親之事。」王妃乾笑了兩聲,隨後開口。對於她這個兒子,她可是吃不準的,有主見,不是很能聽他們的話。淮陽王妃是個情趣搞笑之人,沒有什麼架子,和誰都能合得來,從來不與人爭吵。

顧應辰一向不喜歡他們管他的事,所以這次她自作主張給上京路家寫信,怕是要惹他不開心了。

果然,顧應辰聞言,臉色沉了下來。他很不喜歡父母操心他的婚事,對於和上京路家的姻親,從離開上京之後,他就從未放在心上過,這幾年雖有書信往來,也都是母親自作主張,兩人都沒見過面,就這樣的聯姻,枯燥無趣。

「你母親做的對,你年紀已經不小了,路家的女兒也過十五,我們顧家是時候該把這樁姻親提上日程。也不好平白耗着人家姑娘,你母親去的書信中有提到讓路家女過來淮陽府學管理府中事務一年,適應環境。實則是想讓她和你相處相處,磨磨性子。」淮陽王見顧應辰有些不高興了,便接過話茬。他雖凡事由着顧應辰,多少事不是啥大事的,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了,但這婚姻大事,總歸還是做父母的說的算。

「路家的女兒,是賢良淑德之輩,家世也好,你娶了她,以咱們現在的處勢來說,你算是高攀了。」淮陽王妃又言,淮陽府每年都會來很多上京的人在這邊做生意,從他們口中都能打聽到路家的事,對於路家的女兒,大家都是稱讚的。

「父親,母親。我與路家小姐,並未謀面,我們離開上京數載,一切皆有不同,故這樁婚事,孩兒想不如就退了。不好平白耽誤了人家姑娘。」這樁婚事顧應辰不同意,讓他娶一個久未謀面的女子,他是萬萬做不到的,這無疑是對對方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我不同意,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的後果,你若是退了親,讓路家小姐在上京如何自處。」淮陽王震怒。

「又不是休妻,有何不能自處的。」顧應辰脾氣也跟着上來,反正不論如何,這樁婚事,他不會同意。

「反正不管如何,信這會是已經到了路家,若是人來了,你便好生對待,若是回絕,你的事我和你父親皆不在管。」淮陽王妃難得硬氣說到,這路家小姐多好的姑娘,他居然不想娶。

「若無事,應辰便先退下。」顧應辰起身鞠了躬,轉身便出了大院,他不想因這件事同父母爭執,他直接出了府去軍中。

對於這樁親事,他想路家和他的想法應當一致,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女兒下嫁到又偏又遠的地方來,以路家小姐嬌身慣養的勁,肯定也是不願意來,尋死覓活的。

所以他沒啥好擔心的,這樁姻親成不了,他無心男女之事,若是真要成婚,他定是要找個自己喜歡的女子成婚,那人不會是路家小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