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秦皇漢武直播長壽秘訣》[給秦皇漢武直播長壽秘訣] - 第168章 專題 亡國之君2(2)

前一條記錄是攻克長安之後留守山西,後一條就直接跳到了她六年後不知道為什麽英年早逝。
要不是她是以軍禮下葬的,這一條記載都不一定能有。
然而這條記載裏並不是重點誇耀平陽昭公主有多厲害的,而是李淵在給自己草人設。
大段文字記載的都是別人反駁這個下葬的方式與禮不合,然後李淵大義凜然地斥責別人對女子有偏見。
他說:#34;公主以前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從古至今沒有第二個女人如此,她為何不能以軍禮下葬?#34;
話是好話,就是你李淵沒什麽底氣說。
反正這番話說完,除了後世的人會覺得平陽昭公主確實值得之外,當時的男人們真的會被說服、然後真心實意敬佩公主嗎?
不,他們只會感慨高祖陛下和旁人不同。能看得到女子的功績,賞罰分明、值得追隨。
扮演李淵其實十分輕鬆。
畢竟李世民都把造反流程全部搞定了,打仗也有他和公主領頭。兩位都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招攬了一大波武將,而戰時的文治也同樣有李世民招攬的大才能夠接手。
李淵本人都幹了什麽呢?他邀買人心,結交英傑,擴充大唐的隊伍。有時候也帶兵打打仗,取得幾次勝利。
但他不幹這個問題也不大,直接原地退位捧老二上去當領頭人說不定能做得更好。
始皇左看右看感覺不是很需要自己,他穿李淵的話,唯一能替李世民做的就是不去折騰李淵那些騷操作,
當個安靜的吉祥物就挺好。
奈何始皇閑不住。
始皇自己是不懂打仗的,不過給他幾個將軍輔助坐鎮大後方沒什麽問題。
他還在思考怎麽和李世民說以後他不去前線了,李世民自己先過來了。
李世民上來就說他打算兵貴神速,直接挾勝速取長安。而另有一方認為應該「先克河東,然後西上」。
歷史上李淵選擇雙管齊下,綜合了兩種意見。換成始皇……
始皇看看提議前者的李世民,這人據說軍事能力排在
華夏前三。再看看提議後者的裴寂,不認識,這誰?
始皇果斷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議。
外行堅決不指導內行,打仗的事情他聽李世民的。反正就算出問題了,李世民肯定也能力挽狂瀾,不用他操心。
始皇的心態就是過來瞧瞧熱鬧。
左右是個遊戲世界,玩崩了也不要緊。而且被玩崩的是大唐又不是他的大秦,他沒給李世民搗亂就不錯了。
不過考慮到李世民還在打仗,抽不出空來管事,始皇還是稍微搭了把手。
打仗他不行,坐鎮後方統籌全局他還是可以的。當初滅六國的時候他都干順手了,隋末這局面小意思。
滅六國還需要他幫着想辦法內部瓦解敵人,因為趙國是真的很難正面滅掉。但是隋末不一樣,隋末的都可以打,隨便打。
始皇翻遍記載,發現暫時打不過的可能就一個突厥。很好,那就去找突厥玩玩。
於是李世民和平陽昭公主在前頭打仗,始皇在後頭處理政務的閑暇之餘挑撥挑撥突厥。
未來威脅大唐的是東突厥,既然有個東突厥,那肯定還有個西突厥。
東突厥打大唐是覬覦富饒的中原土地,但,誰說只有大唐有油水?西突厥把控絲綢之路,也是個肥羊啊。
始皇回去思索怎麽挑撥突厥內鬥了。
別的都是虛的,得讓東突厥覺得自己打不過中原,來中原撈好處不如去找西突厥干架。
好在東突厥是數年後才受了王世充等人的蠱惑,起了心思打唐朝的。
當時李淵因為沒有平定內地,就選擇贈與東突厥一些財物安撫對方。結果反而讓東突厥貪得無厭,覺得大唐好欺負。
武德四年的時候,突厥和大唐在北邊時戰時和。沒有給突厥足夠的壓力,讓他們覺得自己打不過大唐。
當時李世民在和竇建德打。
平陽昭公主在坐鎮大後方。
始皇在想,能不能抽一個出去收拾東突厥。
平定內部事關重大,拖延不得,必須儘快搞定所有反對勢力。那麽讓平陽昭公主去前頭打突厥,試試看她能不能打贏。
應該問題不大。
br/gt;
更何況六月份李世民就搞定竇建德了,之後一直到十二月,竇建德的舊將劉黑闥舉兵造反,李世民才重新出征。
中間這六個月李世民在干什麽呢?李世民在研讀經史子集,開文學館接待四方學士。
你敢相信李世民是真心想做這個的嗎?北邊東突厥在和大唐打仗啊!內部也不算安穩,只是沒有非常大的起義勢力而已!
始皇揉了揉太陽穴。
作為一個卷王,始皇有點看不得人才清閑下來。但是李淵顯然沒這個毛病,所以他很樂意功高震主的兒子老老實實待在家裏看書。
始皇覺得這就是浪費人才,李淵這種傢伙當什麽皇帝?修長城去吧!說起修長城,始皇更生氣了。
隋朝還是有修過長城的,但是後頭起義頻發的時候,明顯長城沒起到太多作用,不然能讓東突厥那麽猖狂?
晉朝內斗沒防住胡人偷家,你李淵教訓沒吸取到是吧?寧願把兒子放著看書也不讓他去打突厥,非得等到突厥打到都城外了才讓兒子出去交涉。
別的王朝末年是看末代皇帝的騷操作生氣,隋朝末年是隋煬帝和李淵一起搞事情。
因為放任東突厥沒管,後來李世民大破劉黑闥之後,劉黑闥跑去投奔突厥了。短短三個月,劉黑闥藉著東突厥的幫忙重新舉兵,繼續和大唐作對。
與此同時,河北諸州也重新開始叛亂。
當初大破劉黑闥後,李世民就去討伐徐圓朗了。因為劉黑闥敗了之後,河北就平定了。等他再把徐圓朗搞定,國內所有州郡便能徹底平定。
局面一片大好,李世民也確實做到了平定天下。結果六月份劉黑闥重新造反,帶著河北也重新脫離掌控。
始皇:.…
剛打服所有反叛勢力,李世民才調頭離開沒三個月,河北又又又脫離掌控了。李淵,不愧是你。
但是李淵完全沒覺得自己的決策有問題,證據就是他沒把李世民重新派過去打劉黑闥。
十月份他給李世民加授了個「十二衛大將軍」,就丟到一邊去了。
十一月份,他讓李元吉去打劉黑闥,李元吉逗留不前。於是換成李建成過去,總算在次年二月搞定了劉黑闥這個秋後螞蚱。
至於李世民那邊呢?
下一
次他出場就是兩年後,東突厥來犯,李淵讓他過去談判。合著東突厥不打過來,你李淵還不準備讓戰神兒子出場了?
對了,武德五年三月就被李世民平定的河北後來是什麽時候重新歸順的?是武德七年起義軍首領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之後,對方自己投降大唐了。
也就是說,李建成幹掉了劉黑闥後河北還在反叛,蹦趾了足足兩年。始皇越看越頭疼。
明明是可以一口氣徹底解決的問題,他們拖了兩三年,給敵人反覆橫跳的機會。廢物就不要當皇帝了,天天擔心功高震主不累嗎?不如早點去地府,這樣就不用提心弔膽了。
始皇原以為自己沒什麽能做的,李世民一個人就可以做的很好。現在他發現,不,他還是很重要的,這不就幫李世民去掉了一個拖後腿的老爹嗎?
一個李淵頂得上十個敵方首領。
大唐沒一世而亡真是全靠李世民的硬實力。
從隋末副本出來之後,始皇覺得自己今天一天生的氣夠平時一整年了。
畢竟大秦眾人這兩年越發乖順,已經不會再惹他生氣了。始皇也總算理解了為什麽朱元璋非要把李淵踢出太廟,李淵這傢伙也就比朱允蚊好那麽一點吧。幸好酷刑已經結束了,他不用再看李淵還幹了什麽。
受到精神衝擊的顯然不止始皇一個。
不少武將都興緻勃勃地選擇了扮演李世民,然後全程打兩個月仗、被關在家裏看一整年書。沒有新的、打不過的敵人出現,絕對不讓他們重新上戰場。
韓信這個暴脾氣,當時就造反了。
什麽等到玄武門之變?等你大爺的!
攻下長安之後韓信就直接反了,正好他的部下柴紹是平陽昭公主的丈夫,要說服平陽跟自己一起反了親爹太容易了。
李淵前腳讓女兒坐鎮後方,透露出以後不打算給女兒展現自我能力的意思,後腳韓信就把這個姐妹拉入了伙。
韓信:我會不會當皇帝是一回事,反正我只是來打仗的,能幹掉李淵平定天下就算我嬴了。
後頭皇帝要是當得不好,直接退出副本就行。反正他批的是李世民的皮,要丟也是丟李世民的人。
從副本出來之後,韓信就決定了:
「下次混排最好讓我碰到李淵,我要親自揍他。」
揍假的李淵沒意思,要揍就揍真人。
混排碰到的李淵不知道是什麽時期的,但八成是已經折騰過李世民的了,揍他沒商量。
戌狗教授喝了口茶,幸災樂禍地說道:
【消消氣,消消氣。李淵這個不算什麽,畢竟大唐又沒被他玩完。接下來是李隆基,體驗過這個再生氣也不遲。】
然後戌狗教授他沒開放李隆基的扮演權,他開放的是被李隆基坑過的幾位將領。
比如死守潼關的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本來老老實實守關就行了,李隆基覺得不行,把他們斬了。
再比如被派去接手潼關的哥舒翰,也覺得老老實實守關不出可以。但是李隆基還是覺得不行,逼他出戰,放棄潼關這個天險,導致潼關失守。
還有什麽死守睢陽十個月的張巡,死守安西幾十年的白髮老兵郭昕。後者是德宗開始的鍋,但是源頭還是安史之亂。
一群武將險些沒被整抑鬱。
他們從來沒有哪一天像現在這麽明悟——頂頭上司是個正常人有多麽珍貴!
他們都不要求皇帝是個好皇帝了,只要對方是個正常人就行了。要求已經這麽低了,不能還有人比這更糟糕的吧?
戌狗教授:
【有的,一會兒就讓你們體驗一下當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宋欽宗和宋高宗手底下武將的滋味。】
所有人:..
趙匡胤:..…
宋朝的皇帝,上榜數量是不是稍微多了億點點?
大部分武將不解:
「徽欽二帝幹了什麽我們知道,趙構怎麽折騰岳飛的我們也知道。但是這個宋太宗和宋真宗,居然也有騷操作嗎?#34;
大家苦思冥想,想起來了。
宋真宗這個稍微好一點,就是打仗之前非要撤退,被人逼着才肯繼續打,最後打贏了反而賠款納貢。
眾人:這叫什麽稍微好一點!哪裏好了?!
但是宋太宗,宋太宗應該只是自己騎驢車丟下戰士逃跑吧?
懷揣著這樣美好的期待,大家進入了遊戲。
李信充滿信心地穿成了李繼隆,正對上遼國三路大軍南下,應戰雁門。
李信心說遼國不知道有沒有匈奴厲害,打打再說。
他躍躍欲試地向自己的上峰、名將潘美請示想要主動出擊,利用他最擅長的奇兵奔襲,給遼軍一點顏色瞧瞧。
然後潘美攔住了他:#34;不可,陛下有令,將從中御。且我等需按照陣圖行事,不得私自更改。#34;
李信願聞其詳:
#34;將從中御是什麽東西?#34;
潘美:「將從中御就是一切軍事行動必須聽陛下指揮,我等不能隨意下決策,要先報給陛下定奪。」
李信:?77
#34;等一下,我大宋的都城不是在開封嗎?#34;
開封在河南,距離山西的雁門關還挺遠的。這一來一回的傳訊,也太耽誤工夫了吧?李信深吸一口氣,繼續問道:「那陣圖又是什麽?」
潘美:「陣圖則是陛下親自擬定的軍士列隊方陣,我們須得按照陣圖站立。」
李信:…
這不就是活靶子?你站立的布局不讓隨便更換,別人破解之後分分鍾針對死了你的弱點好不好!打仗哪有這樣的?戰機稍縱即逝,什麽都聽後方皇帝的定奪,那還打個屁!
潘美也很無奈:
「先這麽打吧,等小敗一兩場,我們便可自行發揮了。這樣陛下問起來也好交代,總不好直接抗命不尊。#34;
打個仗還得先糊弄皇帝,李信心說宋太宗也不像是不會打仗的人啊。他之前率兵親征也是打贏過幾回的,並不是只會逃跑。
結果這人到底怎麽想的啊,為什麽會搞出這些離譜的規定?
李隆基那個不讓守將死守潼關他還能理解,可能是擔心守將在消極怠工。也可能是覺得一直守着沒用,更想看到將軍直接打退敵軍。
類似的操作從戰國開始就屢見不鮮了,他李隆基不是天底下第一個。但是陣圖這個,是真的非常特立獨行。沒見過,真沒見過。
大概只有真情實感地相信郭京可以施展六甲法的宋欽宗,能夠比他還炸裂了。
什麽只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陣就可以擊退敵軍啦,見勢不妙借口下去做法結果打開城門自己溜走啦,留下一個城門大開的京城給金兵啦。
郭京也是個能人。
李信痛苦地打完了這一場大宋的戰役,然後飛快溜了。他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他不想再體會第二遍宋太宗的英明決策了。
李信:能跟着始皇帝陛下是我祖上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這麽個既不會對武將指手畫腳、也不會因為武將固守不出就心生懷疑、要幾十萬大軍就給幾十萬大軍、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打完仗還不忌憚你軍功、該給的封賞一個不剋扣的皇帝,華夏五千年就這一個!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