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黎明》[鋼鐵黎明] - 第14章、軍用外骨骼

冷月高懸,淺薄的灰藍光暈籠罩在山林之間,也許是霧霾快要凝成冬日暴雨的一種先兆,但郊狼低鳴,樹梢旁陰風徹骨,無人知道靴底踏過的泥土之下,潛藏了多少幽魂。
臨時作戰會議開完,沈如松走出平房,在外頭空地上,飽餐休憩過的戰士們在分享著香煙和硬糖,閑聊間等待整裝命令。
老獵兵們都已是資深軍士,雖然不是許國峰那樣晉陞到軍士長,但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仍是權威前輩。三個戰鬥小組以一名獵兵軍士帶頭,用戰備保險庫里的軍械來重裝化。
工兵們脫下了白天用的填充防獸墊,在寒風中脫到一層貼身內衣,然後在同伴的幫助下,一件件地披掛重型水冷護甲。
先是連體衣,否則水冷護甲中大量的零件在劇烈運動里,會嚴重擠壓摩擦皮膚。隨後是水冷組件。沉甸甸的水冷背心粘附到胸背與四肢各處。
這種水冷背心並非拿來防護。在極其厚重、以高密度韌性纖維製成的防爆護甲真正套上人體時,僅僅從外人目光來看,就像是裹上了三四床棉被,不透氣而且憋汗。稍微動動就會悶熱無比,故而必須用水冷背心來循環降溫散熱。
重型化的戰鬥工兵完全看不見自己的腳尖,彎腰也不容易,穿戴脫卸都需要隊友幫助。
戴上黑色頭罩,安上三級防護標準的電焊盔,在盔耳處的預留槽塞進通訊器,放下玻璃鋼面甲。胸掛依次置入了震撼彈、殺傷彈、誘餌彈、四個十發彈匣以及急救小包,腰間的工具袋一應小零件不再贅述,但邊緣磨得無比鋒利的摺疊鏟可是連護套都懶得帶了,所以不少人腿邊沒放匕首,而是一支手槍,哪怕是靴筒里也見縫插針搞了支短軍刺。
這樣武裝到牙齒的重型武備只有虎背熊腰的幾個男兵才承擔得起,而他們也是隊伍的核心戰力!
沈如松依次檢查過他們的裝備系帶鬆緊,調節過水冷泵機功率,捶過這四個兵的胸膛,這四個人:鄧豐、謝國榮、武吾飛、邱鐵軍,都是最光榮的志願兵。
他們四個的經歷與沈如松類似,在地下城中接受了十二年義務教育,十二歲時通過少年志願兵考核,每月中有一周時間用以軍訓,成年後接受六個月的完整新兵訓練,服役待遇是義務兵的雙倍,因而,更敢戰,更想戰!
「你們四個是咱們班的臉面,不許給老子丟臉,干好了,回去老子請喝酒!」
「喝花酒不啦班長?」
「就你小子多嘴。」沈如松笑着踢了一腳矮胖個的鄧豐。
而其他六個義務兵,則受訓時間更短,少年時也沒有獲得地下城的額外資源傾斜,體格弱一些,但背負炸藥、中近程提供支援是絕對足夠的。
沈如松抱着電焊頭盔,訓令著這六個人,讓他們聽從各自戰鬥小組的指令,共進退!共生死!在開鑿鑽孔,安放炸藥時務必精細。
眼見自己不能拔頭陣,先排榮譽和好裝備都被人分走了,這六個人里不免眼睛噴火,在十八九歲的年紀,無論是誰,無論男女,可見不得這麼明顯的分強弱,一個個梗著脖子有點不服。
「報告!請求講話!」
「允許!」
劉子旭一步踏出,出列大聲道:「班長,請求打頭陣!」
前兩天犯了錯憋了勁,楊天也跟着出列如此吼道。
「不準!這次戰鬥,是三個部分一個整體,要有紀律性!」
沈如松頓了頓,瞥了眼不遠處快要整備完的步兵,說道:「我不厚此薄彼,我一碗水端平了沒有,你們平常看得見,戰鬥,強者當先!」
說罷,沈如松大聲道:「全體都有,各自歸隊!」
「是!」
戰鬥工兵們提步跑遠,這會兒沈如松便有空給自己整裝了。
比起水冷護甲的繁瑣流程,「鳳凰」單兵外骨骼的配裝就輕鬆得多。
外骨骼簡單來說,是一副按照人體骨架設立出的「鐵架子」。戰前設計初衷之一是給搭乘步戰車、裝甲車的機械化步兵在下車、載具遭到損壞的情況下,提供具有伴隨坦克奔襲的裝備。
另一個初衷非常簡單,方便步兵搬炮彈。
故而結合這兩點,外骨骼的最大特點就是機動!出力!,換言之,速度!力量!
解除外骨骼的剛性約束,將它鬆弛開。再打開支撐護箍,在手腳、胸腹處共有九個綁縛帶。外骨骼除了後心處是整體鍛造的核心動力包,其餘都是類似載具懸掛系統的液壓桿。在這樣的裸配裝狀態下,看起來就是人的身體各處有鋼條捆住,然後背了個鐵背包。
動力包啟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