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崔郎(識趣的世家...)

於寧見姜沃搖頭,就忙道:「你竟不知?掖庭裏都傳遍了,幾個機緣湊巧見過的女官都說:晉王府新的東閣祭酒崔郎,是個相貌極佳、極出挑、極雅緻的世家少年郎!」
姜沃從這幾個『極』字和於寧異常想要八卦的眼神裏,感覺到了美貌的力量。
大約是魏晉南北朝風氣尤在,時人慕美貌的行止還是很流行。凡有出名的才子入京或是狀元榜眼探花騎馬上街,都有熱情人民群眾圍觀,擲果子的,扔荷包扇墜香囊的都是常事。
以貌取人也不是什麽貶義詞,朝廷錄官的標准都是『身言書判』,排第一的就是『身』,要體貌豐偉。
媚娘在旁轉着手裏的骰子道:「只看晉王府給的官位,就知道是位風儀俊朗之人了。」
東閣祭酒,並不是國子監祭酒那種類似於校長的職位。各王府的東閣西閣祭酒,是正六品官職,專管接對應答賓客。
能跟王府論交的都是貴客,這專門的對接人員,也就是俗稱的門面。
於寧似乎只顧著回憶,在姜沃的提醒下才把骰子擲出去,然後笑靨如花道:「不瞞你們說,我有機會半遠不近地瞧了一眼崔郎,實在是神仙一般!據說他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真是好人物,聖人都誇這是雛鳳般的品貌呢!」
她眼睛簡直像電焊工的電焊一樣,要呲呲啦冒小火星了。
於寧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能叫她這個樣激動,也就是說不一般的好看。
姜沃倒沒怎麽在意那傳說中引起掖庭宮女內部地震的好看,而是問起另一事:「於姐姐說那是世家子?」
於寧拿着代表她的小木雕在棋盤上挪動格子,邊用力點頭「沒錯,世家子,還不是尋常世家,而是博陵崔氏!據說這位崔郎出身還不是什麽遠房旁支崔氏,其曾祖父與崔氏上一位老族長是同胞兄弟呢。」
類比過來,有些像《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的關係。
雖然不是族長一脈的長房,但也是五服內的近親,是標準的崔氏正嫡出身,不是血脈已遠,只佔著崔姓的旁支。
姜沃疑惑:崔氏?就是那個被排為天下第一等也是第一名,在官員們重訂《氏族誌》時,依舊令其力壓皇族李家,排到第一等的崔氏!
是,歷朝歷代,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加起來出的宰輔多如繁星。
可二鳳皇帝怎麽會忽然給兒子任命一個崔家子?要是太子或是魏王的屬官,還可能是自己選的世家子好增添名望助力,但李治還小,所有官僚都是聖人代選的。
姜沃可知道,聖人還在跟世家掰扯《氏族誌》的事兒呢。
二鳳皇帝把自己排到第一名的《氏族誌》,正在被世家拚命抵抗中——甚至有的世家子嚷嚷『這不是氏族譜,這是勛格榜(官位排行榜)』。捧著皇帝算什麽世家風範?世家首先就得有傳承!似乎只要有幾百年的歷史,就比能夠起兵改朝換代一統天下還值得驕傲。
姜沃心道:不可否認世家裏確有很多人才,但比起二鳳皇帝實在是不夠看。用一句還未出現的詩詞來說,就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千年過去,後人評說。人人都記得唐太宗李世民,但此刻硬頂二鳳皇帝的崔盧等世家家主族主,誰還會記得呢?不過都是故紙堆罷了。
姜沃只面聖過一次,但架不住師父李淳風是聖人的死忠粉,言談中就帶出許多二鳳皇帝的性情。
姜沃可不覺得,二鳳皇帝是會妥協的人,比如給崔家、盧家年青子弟官位來換取世家低頭。皇帝面對不低頭的人,想的是打服折服而不是妥協。就連年輕權勢不夠的時候,暫時妥協都是為了以後打服,而不是真的退了,何況現在面對世家。
「這會子,聖人怎麽會特意給晉王選個世家子呢?」還不等姜沃問,媚娘就脫口而出了,可見兩人想到一處去了。
於寧只知聖人為晉王選了個世家子為屬官,卻不知為何了,想了想道:「應當是為了崔郎的人物出眾吧,聽說聖人不但讓他做晉王府東閣祭酒,因他年紀比晉王大不多幾歲,還讓他進宮陪晉王一起讀書呢。」
姜沃:?越發奇了,聖人不怕自家兒子被世家子帶跑偏了啊?
劉司正方才就想說話,只是於寧說的激動,她沒插上。這會子看於寧不能了,連忙道:「其中緣故我曉得。」
「崔郎名朝,正是方才於寧的話了,他名為祭酒,實為伴讀,常出入宮中。既如此,殿中省自然也要撥小宦官去照應,一來二去,也就知道了些崔家事。」
劉司正跟殿中省周太監是同鄉,拜了乾親的兄妹,消息一向是掖庭最靈通的。
其父出身博陵崔氏自不必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