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皇子》[大唐第一皇子] - 第472章 五年計劃(2)

的效果,減少泥沙進入河道,進而減少懸河決堤的情況出現。」
「這……有什麽依據?」
聽到這聲詢問,李寬早有準備,開始細細解釋起來。
「父皇,兒臣先前也在廓州待過,知道這黃河起源之處便是在吐谷渾境內。」
「這河流從吐谷渾流出,一路向西,其中上游水質清澈,並無多少泥沙。」
「這都是得益於此地河流落差高,以及河道兩岸綠植存在固土的緣故,泥沙流入的少,還是衝擊的比較多,所以水質清澈。」
「其次便是這黃河中游下游俱在我大唐境內,這兩
段落差不大,而且泥沙流失較多,因此水質渾濁,加上泥沙沉積,堤壩也只能越修越高,一旦決堤就是大災的緣故。」
李寬的說法並非是無的放矢,而是來源於後世大萌的治水大家潘季馴的束水沖沙之法。
從中原王朝開始治理黃河,一直到代清,使用的方法大多都是水來土掩的辦法,堤壩越加越高,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自從李世民登基之後,這黃河雖然說大災沒有,但小災卻是不斷。
已經逐漸成了大唐的心頭之患。
因此聽到李寬的辦法之後,李世民心中多少有些意動。
畢竟就李寬剛剛說的這些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想要佐證並不算難。
想到這裏,李世民陡然發現,李寬這開發遼東的計劃,似乎並不是解決一個問題。
「寬兒,你是說通過遼東開發解決眼下朝廷的一些難題?」
李寬點了點頭,笑着說道:「父皇明鑒,各地遭災,尤其是水災,短期內根本無法復耕,兒臣先前用的以工代賑之法固然能夠解決一時之需,但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流離失所的百姓,朝廷可給予一定的補助,遷往遼東之地。」
「減免農稅,予以補貼
便可加快遼東之地的開發。」
「與此同時,通過遼東之地的開發,不斷填補關中之地造成的空缺。」
「而這修建河堤治理黃河則是另外一條引流之路,長久堅持下去,關中之地必定大變模樣,而那遼東之地也可變成我大唐的富庶之地。」
李世民此時聽在耳中,心中也有些意動起來。
雖然說聽起來計劃龐大,耗時很長,但架不住這收益不是一般的高!
一塊富庶之地,滿目瘡痍的關中之地也能夠重換生機,最重要的是,黃河這條大患也能夠減少危害。
李寬這一手開發遼東,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
想到這裏,李世民看向李寬,開口道:「你這辦法倒是比朝臣們詳細了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也有不少。」
聞言,李寬急忙擺了擺手,笑着說道:「兒臣不過是大致想想罷了,具體執行還要看朝臣們。」
「不過兒臣建議將這件事情拆分成幾個部分去進行,盡量保證一項東西五年內初見成效。」
「如果出現問題,也可及時調整。」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看向李寬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
五年一項計劃,這李寬倒是辦事穩妥的很。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