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從馬嵬兵變開始,我兵鋒河山》[大唐:從馬嵬兵變開始,我兵鋒河山] - 第14章 朝堂風雲

翌日。
大唐金鑾寶殿。
太子在楊國忠,李林甫的簇擁下,進入了寶殿,幾人細細碎語不時笑聲傳來。寧王看了一眼左將軍哥舒翰,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一眼,二人眼神回視之間,不為人察覺地輕輕點了點頭。
不多時,殿外金罄響起,司禮官高呼:「皇上駕到!」
這金鑾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依次各歸各位,面朝寶座,只等那黃袍之身在大殿前方落座,文武大臣在太子監國的帶領下,朝見聖上。
大唐皇帝已過古稀之年,頭髮花白,臉上皺紋橫生,老態龍鍾,比起當年開元盛世之下的英明神武已是皆噓。
降旨平身之後,太監高力士看到皇上甚為疲憊,尖聲高喊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兒孫李豫有本啟奏。」寧王往前跨了一步。
「哦?皇孫豫兒啊?你有何事啊?說來聽聽。」皇帝對這個孫兒甚為喜歡,小時特別像自己,在他弱冠之時封了寧王,賜了府邸,准予開府。
「是,陛下!之前得蒙聖上恩寵,主理今年武舉科舉已經完成。得武舉進士甲等三人,乙等六人,丙等二十八人;武舉舉人甲等十八人,乙等六十人,丙等若干。特向陛下交旨。」寧王聲音回蕩在這大殿之上,呈上奏摺。
皇帝捋了捋鬍鬚甚為滿意,「好!不愧是好皇孫,辦得不錯。那就依規制討論討論吧,這今年選上來的人才,兵部尚書何在?」
「陛下,微臣在!」兵部尚書高仙芝趕忙出列答道。
「你帶領兵部六個主司按照規制挑選人才,進入兵部學習吧。」
「遵旨!」高仙芝朗聲道。
「啟奏陛下,兒臣有事啟奏。」
「哦?太子啊,你有什麽事說來聽聽。」
「啟奏陛下,皇侄已經為大唐挑選了武舉人才,按照禮制這些人本應進入兵部學習現在兒臣也想盡些綿薄之力。這些人才之中,不乏有一些世家子弟,本就出身將軍世家,他們有些還身經百戰,對兵部的那些學習輕車熟路。兒臣提議這些人儘快派往全國各地做一些基層軍官,為各地鞏固邊防,待有了軍功再做升遷。對於另一些沒有什麽實戰經驗的人才,就按照往年規制依禮制進入兵部學習,再委予職位。請陛下裁奪。」
「哦?太子提議有些道理啊,不知眾卿看法如何?」皇帝緩緩說道。
「啟奏陛下,太子所言甚有道理,這樣以來這些世家將軍就可以成為大唐邊防力量,為我們大唐保家衛國,也使得人盡其才。」宰相楊國忠馬上附和道。
聽到太子叔叔李瑛的話,李豫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什麽基層軍官,什麽鞏固邊防,保家衛國,不過是政治手段對武將世家的打壓。到了邊關要塞,各地基層,怕是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這太子對武將世家打壓可見一斑。
「啟奏陛下,按照禮制這些進士,秀才進入兵部學習之後,教授兵法,再行考核才會委以官職,現在派往全國各地作為軍官怕是沒有什麽實戰經驗。」高仙芝奏道。
「啟奏陛下,將軍武舉世家出身,再進入兵部學習屬實大材小用。他們父輩祖輩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

猜你喜歡